章抗恶性肿瘤药.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章抗恶性肿瘤药

药理学多媒体课件 抗恶性肿瘤药 简介 恶性肿瘤与癌症 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1000万,死亡者高达700万 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死亡将近140万人,且男性比女性高65% 多集中在胃、肝、肺、食管、子宫和乳腺(女)等部位 治疗手段 传统治疗手段 外科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新方向 生物治疗: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将目的基因、抑癌基因导入 靶细胞 根据肿瘤性质、发展程度和全身状态选择 抗肿瘤药物发展历史 传统治疗药物:细胞毒类药物 新型药物 生物反应调节药(如干扰素) 肿瘤细胞诱导分化药(如维A酸) 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药(亚砷酸) 抗肿瘤侵袭及转移药 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药(Avastin) 肿瘤耐药性逆转药 纳米药物(抗体包衣、高分子包裹、磁性) 化疗适应证 ?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 恶性淋巴瘤 ? 某些化疗效果好的实体瘤:皮肤癌、绒癌、恶性葡萄胎、 睾丸癌、小细胞肺癌 ? 实体瘤术后或放疗后的巩固治疗,或有复发和播散者 ? 实体瘤已有广泛转移,不适于手术或放疗者 抗癌药的分类 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和来源 烷化剂、抗代谢物、抗生素、植物药、激素类、其它 根据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干扰蛋白质合成和功能、影响激素平衡、其它 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或时相特异性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细胞生物学机制 肿瘤细胞的共同特点:增殖基因被开启或激活,分化基因被关闭或抑制?无限增殖状态 药物作用机制:抑制增殖;诱导分化;诱导死(凋)亡 肿瘤细胞群可分为: 增殖细胞群:处于增殖周期中,按指数分裂增殖,与肿瘤增大有关。对药物敏感。 非增殖细胞群:G0期(静止期)细胞、无增殖能力细胞、死亡细胞,对药物不敏感。 生长比率(GF):肿瘤增殖细胞群与全部肿瘤细胞群之比 细胞增殖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时间,历经4个时相。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可杀灭各期细胞 作用快、强 剂量反应曲线接近直线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对某一期细胞敏感 作用慢、弱 剂量反应曲线为渐进线 ?(二)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抗代谢药)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蝶呤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氟尿嘧啶 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巯嘌呤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 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 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 DNA交联剂:环磷酰胺 破坏DNA药:顺铂、丝裂霉素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鬼臼毒素类 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 多柔比星、放线菌素D 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 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长春碱、紫杉醇类 干扰核蛋白体功能药:三尖杉生物碱类 影响氨基酸供应:L-门冬酰胺酶 影响激素平衡 糖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 耐药性(drug resistance):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使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天然耐药性(natural resistance) 获得性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 多药耐药性/多向耐药性:在接触一种抗肿瘤药物后对多种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的其它药物也产生耐药性,多出现于天然来源的抗恶性肿瘤药如长春碱、放线菌素D等。 毒性反应成为化疗限制剂量使用的关键因素,同时亦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近期毒性 共有的毒性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 特有的毒性反应:心脏毒性、 呼吸系统毒性、 肝脏毒性、 肾和膀胱毒性、神经毒性、过敏反应 远期毒性:主要见于长期生存的患者,包括第二原发恶性肿瘤、不育和致畸。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 1.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甲氨蝶呤(MTX):儿童急性白血病、绒癌;胃肠反应、肝肾毒性、骨髓抑制(甲酰四氢叶酸钙作救援) 2.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 氟尿嘧啶(5-Fu):消化道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绒癌、膀胱癌;胃肠反应、骨髓抑制 3. 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 巯嘌呤(6-MP):儿童急淋、绒癌;胃肠反应、骨髓抑制、肝毒性 4.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羟基脲(HU): 慢粒;同步化疗药(G1期);胃肠反应、骨髓抑制、致畸 5. DNA多聚酶抑制剂 阿糖胞苷(Ara-C):急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一、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一)烷化剂 特点:化学性质高度活泼,具有一或两个烷基 作用机制:与DNA或蛋白质分子中亲核基团(氨基、羧基、羟基、磷酸基)起烷化反应→交叉联结或脱嘌呤→DNA链断裂或下一次复制时碱基配对错码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