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叉口的冲突点.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路交叉口的冲突点

1.平面交叉口分析 同一方向行驶的车辆按不同方向分开的地点称为分流点(分叉点)。 各种车辆进入交叉口后,以直行右转左转的方式,汇入欲行使方向的车流 驶离交叉口.由于行使方向不同,车辆的交错就有所不同。 当行使方向互相交叉时(交角>45°),两车可能发生碰撞,发生碰撞的地 点称冲突点; 当来自不方向汇入同一行使方向互相交叉时(交角<45°),两车可能发生 挤撞,发生挤撞的地点称合流点(汇合点)。 公路交叉口的冲突点、合流点是危及行车安全和发生交通事故的地点,统 称危险点。冲突点的影响危害比合流点大得多。 公路交叉口设计时,应尽量消除减少冲突点,或采用渠化交通等方法,把冲 突点限制在较小的范围。 ①公路交叉口危险点的多少,视交叉口相交的路线的数量和型式及相交 的路线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3路相交的交叉口;有3个冲突点、3个合流点, 4路相交的交叉口;有16 个冲突点、8个合流点, 5路相交的交叉口;有50个冲突点、15个合流点,公路交叉口设计时相 交路线最好不超过4路. ② 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车辆,如4路相交的交叉口;有16个冲突点、 8个合流点,如果没有左转车辆冲突点可以减少为4个,如果采用交通管 制冲突点可以减少为2个.采取交通管制是保证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 2.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 A.建立交通管制 B.采用渠化交通 C.采用立体交叉 一.平面交叉 1.基本要求 A.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车辆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通过; B.正确设计交叉口,保证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 2.设计任务 正确选择交叉口类型,合理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尺寸; 确定交叉口的视距范围; 立面布置符合行车和排水要求; 处理好相交公路的关系; 正确合理组织交通和交通管制。 二.平面交叉的技术要求 平面交叉的设计应满足《标准》规定。 三.平面交叉的类型和适用范围 (一)非渠平面交叉 设计车速低,交通量较小的双车道公路相交,可采用非渠平面交叉。 (二)渠化平面交叉 相交公路等级较高或交通量较大的平面交叉,应采用由分隔岛、导流岛来指定各向车流行径的渠化交叉。 主要公路为二级公路的T形交叉,当直行交通量不大,而与将要公路间的转弯交通量占相当比例时,可采用在次要公路上高分隔岛的渠化T形交叉。当主要公路的直行交通量较大时,在主要公路和次要公路上均调分隔岛的渠化T形交叉。 主要公路为四车道公路,或设计速度≥60km/h且有相当比例转弯交通量的二级公路,或是与互通式立体交叉直接沟通的双车道公路的T形交叉应采用设置导流岛的渠化T形交叉。 主要公路为四车道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80km/h的双车道公路,或虽然设计速度为60km/h,但属区域干线的双车道公路,其交叉型式应采用渠化十字交叉。 (三) 环形交叉 环形交叉适用于交通量适中,经过验算后出、入口之间的距离能满 足交织长度的要求,或按“入口让路”规则设计能满足交通量需要的3- 5岔的交叉。 环形交叉宜采用适应“入口让路”的行驶规则的形式。 “入口让路”环形交叉适用于一条四车道公路和一条双车道公路相交的交叉以及两条高峰小时不明显的四车道公路相交的交叉。 四、平面交叉的勘测设计要点 (一)勘测要点 1.搜集原有公路的等级、交通量、交通性质、交通组成、交通流向等资料和远景规划。 2.根据地形和其他自然条件以及掌握的资料,按照有关规定,拟定交叉形式。 3.选定交叉位置和确定交叉点,使各相交路线在平、纵、横方面都有较好的衔接。通常交 叉点设在原有公路的中心线上或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4.测量交叉角、中线、纵断面和横断面。 5.当地形和交叉口较复杂时,为更合理地选定交叉口的位置和形式,并便于排水,应详测 地形图,以便作平面交叉竖向设计,其比例尺采用1:500----1:1000。 (二)设计要点 1.平面线形 1)平面交叉范围内两相交公路应正交或接近正交,且平面线形宜为直线或大半径曲线,尽 量避免采用需设超高的曲线半径。 2)新建公路与等级较低的既有公路斜交时,应对次要公路在交叉前后一定范围内作局部改线,使交叉的交角不小于70°. 2.纵面线形 1)平面交叉范围内,两相交公路的纵面应尽量平缓。纵面线形应大于最小停车视距要求。 2)主要公路在交叉范围内的纵坡应在0.15%---3%的范围内;次要公路上紧接交叉的部分引道 以0.5%---2%的上坡通往交叉,而且此坡段到主要公路的路缘至少25M, 3)主要公路在交叉范围内是超高曲线的情况下,次要公路的纵坡应服从主要公路的横坡。 3.视距 1)引道视距 每条岔道和转弯车道上都应提供与行驶速度相适应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