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能源利用效率的第二定律分析与审计方法
摘
要: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是节能技术研究与评价不可或缺的理论方法,然而迄今却未能建立基于第二
定律的能源利用评价体系, 其根本原因在于第二定律的应用研究不够充分. 本文基于单耗分析理论,
通过分析能源利用过程中不可逆损失及熵产构成和分布
推导出能源利用效率的第二定律正、反平衡计算方法,
为开展能源利用系统第二定律效率的审计与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 针对燃煤火电机组,
给出了锅炉和机组正、反平衡第二定律效率和总熵产计算公式.
案例分析针对某1000MW机组展开,结果验证了这一理论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能源利用效率;不可逆损失;熵产;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
0 前言
众所周知,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方法是能源利用效率分析与评价不可或
缺的理论工具。早在1980年我国著名热工专家吴仲 先生在为中共中央书记
处讲课时,就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了著名的“温度对口,梯级利用”能源
[1]
高效利用的原则 。然而时至今日,却未能建立能够定量反映这一原则的能
源利用评价指标和标准。这一问题业已成为能源利用效率分析与评价方法存
在的根本不足。
事实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Reistad
[2]
GM就应用第二定律给出了1970年美国全国能源利用的 流图 ,以反映其能
源利用效率。著名学者A.
Bejan和布罗章斯基等都开展了第二定律分析的理论方法诸如 分析和熵分
[3,4]
析的研究 。但是由于未及分析从燃料到产品的能源利用全过程,所得结果
无法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
2010年,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EIA) “Annual Energy Review
2009”报告中,只给出了2009年美国能流图,连 (exergy)这个词汇都没有出现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英国、法国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欧盟(EU)、
世界能源理事会(WEC)都等提出了新的能源行业评价体系,也未见基于第二
[5]
定律的指标 。这说明第二定律分析的应用研究总体上处于停滞,这是全球
能源利用效率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
本文拟在先前研究的基础[6-
11]上,开展能源利用效率的第二定律分析,以期建立具有统一性的一般化方
法,服务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分析。
1能源利用效率的第一定律方法及其不足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源利用的效率定义为:
E
n
θ (1)
Bh
l,s
B hθ hθ
式中,E 为利用的有效能量, 为标准煤耗量, 为标准煤热值, =2
n l,s l,s
9307kJ/kg。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我们原则上可以从损失的角度分析能源利用的反平
衡热效率。
Q
1 jθ (2)
Bh
l,s
Q
式中, 表示各项热损失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losing the Control Loop in Intelligent Spaces Systems: Control Over Wireless Networks with a Packet Loss Perspective.pdf
- A Big-Data Perspective on AI: Newton, Mer.pdf
-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ociety.pdf
- Disease Surveillance Based On Spatial Contact Networks: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2003 SARS Epidemic.pdf
- DynaCAS: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 and Dec.pdf
- From AI to SciTS: Team Science and Resear.pdf
-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Social Compu.pdf
- Growing Artificial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 Rule-Based Iterative Design Process.pdf
- Toward a Paradigm Shift in Social Computing:The ACP Approach.pdf
-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With Big Data:A D.pdf
- 2025年低空经济行业风险投资前景展望与退出机制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地热能在绿色建筑中的节能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固态电池在智能照明系统中的应用与性能分析报告.docx
- 全球母婴护理市场2025年消费者偏好与需求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碱基编辑技术在基因编辑中的应用与脱靶效应控制分析.docx
- 2025年低空飞行器动力系统失效应急响应与演练报告.docx
- 专题10 阅读理解一轮复习难点突破1(名师点津 名校模拟)原卷版(知识清单)(全国通用)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讲练.docx
- 2025年低空经济无人机产业链投资前景与退出路径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全球金融科技产业未来展望与颠覆性技术影响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巡检机器人在港口设备巡检挑战与对策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