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地农业节水与旱作农业措施探析.docVIP

丘陵山地农业节水与旱作农业措施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丘陵山地农业节水与旱作农业措施探析

丘陵山地农业节水与旱作农业措施探析   迁安市境内地形复杂,土壤质地山、沙、壤并存,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迁安典型的旱作农业特点。一是旱地面积大,雨养农业占据主要地位,全市旱地面积4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2.5%;二是地下水资源匮乏,特别是山区和沙区地下水资源严重不足,深水成水150m以上;三是春季干旱频繁,春季作物播种十年九旱;诸多的不利因素决定了迁安的干旱,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迁安农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旱作栽培经验,有的已经形成了具有山区特色的旱作栽培体系,有的旱作工程已初具规模。根据当地特点,旱作农业实现了四个结合,即:旱作农业与山区开发相结合;旱作农业与产业化相结合;旱作农业与中低产田改造相结合;旱作农业与高效农业相结合。平均年降水735mm,并且雨量大部分集中在6、7、8三个月份,降雨年内分配不均,适应发展抗耐旱作物和集雨窖等集雨旱作工程。 一、建设集雨水窖 集雨水窖位置一般选择在山坡较缓、土质坚实、土层深厚、有汇流集雨面积的地方,用坡面、沟坎、山凹及环山道路内侧收集降水。对所灌溉田地尽量做到自流灌溉。采用浆砌石(砖砌、混凝土)结构,形状为圆型(方型),窖深3m,衬砌厚度0.15m。设置引水渠、沉沙坑、拦污栅等辅助设备,每个蓄水容量30~40m3,保证20亩春季播种。 二、沟垄种植 1.水平沟种植 在坡耕地上沿水平等线开沟进行作物生产,使坡耕地形成等高水平沟,通过在沟内培肥改土、保蓄雨水、播种作物实现旱作高产。水平沟距离2m,沟深0.5m,沟宽0.5m,每亩沟长300m。每亩需挖土方75m3。 2.垄沟种植 既可把作物种在垄背,如薯类等块根块茎作物;亦可把作物种在沟里,如玉米、高粱、谷子等。作物种在垄背既可防止芽涝,又有利于块根块茎作物,发根膨大,实现旱作高产,作物种在沟底两侧,相当于借墒播种,种子播在湿土中便于发芽出苗。沟垄种植法的垄沟内可大量蓄集雨水,防止或减少地表径流,大幅度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实现旱作高产。沟距1.5m,沟深0.5m,底宽0.5m,每亩沟长300m,每亩挖方75m3。 三、秸秆覆盖技术 农田覆盖秸秆后,改善了下垫面的性质,反射率、辐射系数、透光性、导热率和密闭程度发生变化,土壤的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产生变化。地表径流减少,控制了水土流失。调节土壤温度,培肥土壤,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收获后,将其秸秆旋耕覆盖于地表,秋播前翻耕入土。每亩盖200~500kg秸秆为宜。选用优种秸秆覆盖,首先要选用抗病、高产的优良品种,以充分发挥覆盖的增产效益。适当增加播种量,确保合理的基本苗。人工播种旋耕覆盖复播种子因靠旋耕机耙齿旋转打入土中,入土深浅不一致,影响出苗。因此,播量在常规播种量基础上增加25%~30%。平衡施肥覆盖田要在实施平衡配套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氮肥,一般每100kg秸秆增施氮素0.6~0.8kg,以调整碳氮比,促进秸秆腐熟。施足底肥,亩施10~12kg氮素,8~10kg五氧化二磷;生长中期视苗情、灌溉条件等适当追肥。 四、生物篱 在坡地的坡面上沿等高线或果园的坡边(中上部)按一定间距种植耐旱、耐瘠、矮杆、根系较发达的多年生植物,(紫穗槐、枣树等)使之形成梯状的拦护带,利用其根基固土保水。通过种植生物篱和生物覆盖等相关技术的配套应用,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是目前提高坡地天然降水利用效率的一种农艺节水新技术。 五、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是用薄膜覆盖地面,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通过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土壤表面设置一层不透气的地膜隔离层,抑制土地水分垂直蒸发,迫使土壤水分做横向和放射性蒸发,土壤水分蒸发速度减慢,蒸发量大为降低。地膜上凝结的露珠可以阻隔长波通过,因乱流或平流送给近地层的热和由于水分蒸发而带走的潜热被保存下来,并向膜下输送,使地温升高,5cm土层温度可提高5~6℃。除此之外地膜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使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对于那些刚出土的幼苗来说,具有护根促长等作用。地膜覆盖栽培应选用生育期相对较长、单株增产潜力较大的作物和品种。一般作物有玉米、甘薯、谷子、花生等。 六、化学抗旱保水剂 保水剂是一种吸水能力特别强的高吸水性树脂,无毒无害,反复释水、吸水,因此农业上人们把它比喻为“微型水库”。同时,它还能吸收肥料、农药、并缓慢释放,增加肥效、药效。保水剂可有效抑制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失,即使在有灌溉的条件下,仍然可省水50%以上,保墒省水效果显著。还可改善土壤结构,使粘重土壤,漏水肥的沙土和次生盐碱土壤得以改良,同时促进土壤微生物发育,提高土壤有机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