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州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全国首批14个 沿海开放市之一,是全国首批1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是全国18个港口城市之 一,是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是中国综合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试点城 市,也是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试点城市之一。全市辖三区两市六县,陆地总 面积11784平方公里,人口750多万,其中市区人口190多万。 温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郡,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 这里劳动生息。这里人才辈 出,代有名家,南宗时形成永嘉事功学派;近现代阵黼宸、孙诒让、夏鼐、夏承焘 、苏步青等人为我国教育文化和科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里还是浙江省的著名 侨乡,全市有华侨华人3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温州位处我国黄金海岸线的中部,交通通信事业发达。温州海岸线长达355公里 ,港口条件优越,是一个集河口港、海湾港于一体的综合性天然良港,为浙南、闽 北货物进出的咽喉。是全国20个主枢纽港之一。温州机场已开辟60条国内航线,并 开通了与香港、澳门的地区航线。温州火车站是我国第一条股份制合资建设铁路-- --金温铁路的终点站,旅客列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国内主要城市。 温州市已经成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公路运输四通八达,104国道和330 国道贯穿南北,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高速公路温州段正在建设之中。温州邮政通 信事业迅猛发展。至2002年,全市电信业务总量达49.3亿元,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 200多万门,列全国地级城市前茅。 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模式: 温州模式 改革开放30年来,温州作为我国最早跃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弄潮儿”,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大胆改革创新,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框框束缚,促成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和发展的先发优势,推动本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独特的温州模式,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温州经济的特点: 1.民营企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2.市场机制:完全自发、利益驱动 3.区域规模:小的活力与大的实力 4 .人本经济:最大的财富是人 5 .速度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 温州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1978——1986 二、加速阶段:1986——1992 三、起飞阶段:1992——1999 四、完善阶段:1999至今 2002-2010年温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2010年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 2010年工业经济结构 温州经济发展的原因 1.历史原因:不服王化、离经叛道 2.文化原因:永嘉学派、海洋文化 3.地理原因:人多地少、资源匮乏 4.现实原因:国家漠视、自主意识 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开拓发展之路—— 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从一个交通闭塞、位置偏远的海港小镇发展成为富裕发达的沿海大都市,从资源匮乏、可耕地少的农业生产地区实现了向工业生产基地和品牌之都的腾飞,百姓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积累了高达4000亿元的民间资金……这些历史性的跨越,都源自独特的温州发展模式,堪称改革开放中一个极为耀眼的亮点。   温州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温州抓住历史机遇,发扬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以市场取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以促进就业推动全民创业,以商贸兴盛带动工业繁荣,以产业集聚支撑城镇崛起,以构建营销网络创新经济业态,以差异化经营打造品牌经济,以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使当地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使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又好又快的轨道。温州模式,令人感佩,也发人深省。 温州人精神: 改革开放前,温州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世纪,50年代是对台“前线”,60年代是文革“火线”,70年代是建设“短线”。当时的情况是“三少一差”,即人均耕地少,国家投入少,资源利用少,交通条件 差。新中国建立后到1981年,国 家对温州的投入只有6.55亿元,600多万人 口在人均只有0.4亩的耕地上搞 饭吃。1977年温州农民人均收入仅55元。 温州人累计投资1000亿元以上,投资超亿元的企业就有近50家,年销售在1600亿元左右,实现年工业产值1000多亿元,创造了600多亿元GDP的 ,相当于在温州之外再造了一个温州。更相当于在温州之外再造了一个温州。更为重要的是,温州人精神如今已成为一种品牌和经济文化现象,经过温州人的大流动,已渗透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每一个角落,正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 * 温州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参加人员及学号:朱蓓蕾 1141020316 李昭莹 1141020302 陈李莉 1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