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医书籍-白喉全生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篇名白喉全生集 书名:白喉全生集 作者:李纪方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82年 目录 篇名自叙 属性:先外祖尹慎徽先生博学诗词书画。各臻其妙。尤精岐黄术。纪方负笈从学。而于内 外科。喉科。肿证。刻志 研求。二十年来。险逆诸证。一一经历。博访旁咨。悉心讨论。窃谓深有所得。第白喉一 证。世无专书。而时医之 业喉科者。于内经缺焉不讲。故偶遇危殆。茫然莫解。即有一二高明。亦多狃于习见。有 偏于寒者。有偏于热者。 偏寒偏热。不独不为济世资。且适贻为杀人刃。余心焉悯之。诵读余暇。辙与表兄赵仲标 以外祖所传治白喉证方之 屡试经验者。纂辑白喉全生集。是书以寒热二字为纲领。而寒热中又分轻重虚实。其辨证 辨脉。缕晰条分。而用药用 方。通权达变。 简而精。约而备。使人得是书以释疑难。非敢云良方济世。亦足以立起沉 焉。 \x光绪八年壬午冬月衡山李纪方伦青氏叙于龙门山房\x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一白喉病热证本多。寒证较少。而寒热所郁。无不有毒。此时医所以专指为疫。而 用药多偏于凉也。不 知白喉少寒证。非无寒证。白喉之热证有毒。寒证亦非无毒。时医一偏之见。杀人无算。 论中设为问 答。分条详辨。熟玩之自悟其谬。 一凡病必有寒热二种。非白喉独异也。是书以寒热二字为纲领。而其中又分出轻重虚实。 毫无一偏之弊。 其方又无不从亲验而来。故言之最质最切。 一寒热之分。必先证书。证既认清。复参之以脉。自无遁情矣。盖言脉尚可含糊。而言证 无可迁就也。古人 以切居望闻问之后。自有深义。故是书辨证最详。辨脉从略。 一是书以寒证热证寒热错杂证。分三大纲。病情万变。总不出此三者也。而三证之方。即 附于后。以便寻览。 一各方皆借古人成方而加减之。无一师心者。按证寻方。皆药到病愈。切勿增 损。如有兼证。则不妨变通。至寒热错杂证。尤不易治。故方论独详。 一治白喉之法。服药宜慎。吹药尤宜精。若乡村僻壤。一时水药不能骤得。全赖吹药以救 其急。时医有通行吹 药。遇轻证尚可。重证无不贻误者。是书吹药。亦以寒证、热证、寒热错杂分三大纲。按 证用药。无不立验。 切不可一味增减。 一白喉险证坏证。牙关紧闭。痰涎上涌。有不能服药。亦无可吹药者。法宜先开关以扫其 痰涎。甚则针刺 各穴以出恶血。通经活络。便立时清醒。再行吹药服药即愈矣。是书开关敷贴针刺方法。 备极精详。但当根据法行之。 一是书虽专为白喉立法。然一切喉风、单双乳蛾、重舌等证。总不外表、里、寒、热、 虚、实六字。医者临证 果能通权达变。彼此类推。无不可治之喉疾矣。 一是书和盘托出。不隐秘一方。不杜撰一法。医者得之。可以立开其沉痼。病 者玩之。亦不终误于庸医。救人之功。余不敢分。害人之罪。余当独认。 目录 篇名白喉证论 属性:白喉证古书未载。而时医专目为疫证。谬矣。凡治病必先寻经络。次察寒热。次审 虚实。三者既明。虽杂证百 出。可一以贯之。如白喉证亦寒暑之不时。气血之不调所致。非六经之外别有一病也。焉 有不审寒热虚 实。而概指为疫者乎。经云。赤属热。白属寒。如所言则白喉只有寒而无热。其曰热者。 亦从证而别之耳。 若概指为疫。则只有热而无寒矣。于理安在。此其弊皆由不辨证不辨脉徒听时医之说。以 人之性命。委诸无形之斧 斤。予甚惜之。诵读之暇。因将白喉证治法。条分缕晰。以寒热二字为纲领。而寒热之中 又分轻重虚实。庶用药 无毫厘千里之谬。书既成。或有疑之者。曰既非疫。焉有传染。曰气之相感。理之常然。 如伤风疮毒之类。防身者每 不与共寝食。若以传染为疫。则伤风疮毒。不亦可云疫乎。曰有传染不传染何也。曰物必 先朽也。而后虫生。其传染 者。必其人内有寒热。始触而发也。故有同一室而传与不传各异。传者之寒与热亦各异。 曰其色白。何也。曰白属肺。 凡风寒热之中人。未有不由肺入而伤气者。喉为气之门户故宜宣发。而时医忌表药。谬 矣。曰寒热之为病甚 多。而独发于喉何也。 曰十二经惟足太阳主表。别下项。余皆内循于喉。尽得而病之也。盖阳明为水谷之海。而 胃气直透咽喉。故喉 疾惟阳明之火最盛。少阳厥阴。为木火之藏。亦多热证。少阴之脉。络于舌本。凡阴火冲 逆。多生喉疾。但 其中有虚有实。不得概从火断。而少阴尤不可概从火断。如酒色过度。真阴中之阴亏损。 火无所养。非补水以 配火不可。易所谓水火既济者是也。真阴中之阳亏损。火无所归。非补火以引火不可。易 所谓火就燥者是也。 此褚氏遗书所以有上病疗下之说也。曰何死之速也。白喉急证。非死证也。治之不善。则 死矣。如热证投以 热药。寒证投以寒药。或表证而攻下。或虚证而表散。如人

文档评论(0)

1093101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113434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