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广告语言风格和外宣翻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广告语言风格和外宣翻译

旅游广告语言风格和外宣翻译   摘要:本文针对旅游广告,从语体特征、用词特征、修辞特征等方面分析其不同语言风格,并讨论这种风格差异影响下外宣翻译策略的选择与应用。 关键词:旅游广告 语言风格差异 外宣翻译 1 旅游宣传语的语言风格概述 旅游广告的目的在于通过运用各种媒体手段,通过有形的视觉效果或劝服性的宣传途径,以迎合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为目的,广泛宣传和推广旅游产品,有效地推动旅游产品的销售,突出旅游产品中隐含的无形服务的价值,展现旅游产品中的文化渊源和形象内涵,诱发受众的旅游需求并促进其最终采取行动。出于共同的目的,汉英旅游广告在遣词造句方面也表现出一些旅游广告共同的特征。 1.1旅游宣传语的语体特征―口语化突出,简短易记,节奏鲜明 现代旅游广告突出的语言特征就是口语化,口语化的语言可以留给旅游者亲切、自然、没有压迫感的印象。如上海旅游广告语“新上海、新感受”,一语道破上海优势;大连的“浪漫之都,中国大连”这些广告都充分体现了旅游广告口语化语言特点,这些简短易记的广告语可以使旅游者在轻松记住该广告的内容精髓和意图。 1.2 旅游宣传语的用词特征―文化影响下的词性差异 旅游广告的目的是鼓励即时消费和预订,促进旅游者对旅游机构的好感以及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促使游客采取行动。所以英文旅游广告总是动词先行,如美国运通的广告,假日酒店集团广告,等皆以动词开头,呼唤旅游者立即采取行动而汉语旅游广告反而是名词罗列比较突出,因为汉语旅游广告大多是以托物寄情,以美好情景的描述带动旅游者对旅游地以及旅游产品的向往,同时中文中名词可以根据需要的意思和语境动词化,既能达到吸引旅游者的目的有符合中文思维方式与习惯。如“长沙-多情山水,璀璨星城”“东营-齐鲁神韵,豪情山水”“南京-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 旅游广告最常用的代词是“你”和“我”。人称代词“我”和“我们”的使用的目的是更好的向旅游者提供一份真诚的承诺,一种充满信心的保障。而代词“你 ”的使用可以达到提高旅游者对特定广告的下意识反映和注意,提高旅游信息提供的针对性的语用功能。如世界之窗“世界与你共欢乐,您给我一天,我给您一个世界”; 宋城“给我一天,还你千年”,这些广告都针对“你”而发,呼唤“你”的行动。 1.3.旅游宣传语的修辞特征 旅游广告宣传语大量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旅游机构产品的特点,或使用比喻如海口“椰风海韵 南海明珠”,杭州“爱情之都,天堂城市”,或使用双关,使旅游者产生广告设计者期待的联想意义,如“昆明天天是春天 ”, “乌镇-古老的神话”,“中国新疆:掀起你的盖头来”,西班牙旅游局针对欧洲潮湿地区推出 “阳光普照”等都使用了双关修辞手法;或使用对比,突出自身优势,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美国佛罗里达棕榈度假区的 “尽善尽美”;或使用排比,增强句式,如成都的旅游广告“成功之都,多彩之都,美食之都”,美国洲际航空公司的 “ 努力工作,安适飞行 ”;或使用重复,如福州“福山福水福州游”,乐山“乐山乐水乐在其中”;或使用夸张如广州“一日读懂两千年”,锦绣中华“一步跨进历史,一日畅游中国”一语道出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汉英旅游广告都大量使用了这些修辞技巧,起到了形象生动,促进旅游者的购买欲望的作用。 2 英汉语旅游广告语言风格差异 2.1汉语托物寄情,英语写实直观 一般来讲,汉语措辞往往侧重华丽词语的描写,而英语则侧重明快的陈述。在主观情理和客观物象的关系上,汉民族突出通过物象表现情理,强调客观融入主观,喜欢托物寄情,遗形写神(贾文波,2000,73)。汉语喜用虚空之词写景抒情, 多凝练含蓄、音韵和美。汉语深受儒家哲学和美学传统影响, 遣词造句多空灵叵测、虚幻神异, 利于营造意境, 因为“ 意境创造的极至就是创造含蓄美、朦胧美, 也就是模糊美” ( 孙迎春, 2002) 。最典型的是红树林的旅游广告“鹤舞白沙,我心飞翔”,湖北武汉市“高山流水,白云黄鹤”皆强调“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之美”。而西方哲学则强调分析型抽象理性思维,在主观与客观的物象关系上,强调更多的是摹仿和再现。西方民族的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就是英语重形式,重写实,重理性的特点。如法国航空公司的“我们的目标更高远”,新加坡章仪机场的 “享受当下”都是比较写实的语言的典范,其句式结构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用词自然简洁,充分体现了描述可感的特有风格。 2.2汉语多修饰词,英语多写实词 汉族螺旋型综合式思维方式与西方直线型分析式思维方式的差异体现在语言使用上。中国传统哲学观是综合、系统或整体的观念。而西方哲学和文化则侧重将整体分为部分进行研究和探索。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中英的语言结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