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有机食品水稻 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由提出,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有机食品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食品水稻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病虫草害治理、收获、加工、储藏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机食品水稻生产。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21.1—GB 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3.1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 转换期一般为3年,一直按传统农用生产方式耕作的土地至少要有1年的转换期。生产者必须有可操作的转换方案,该方案包括:前3年稻田的用肥、用药情况;制定今后保护和改善稻田生态环境的措施;制定能持续培肥土壤肥力的计划和措施;制定防治病虫草害的计划和措施。 有机水稻种植区与常规农田区之间必须有隔离带,隔离带最好是山、河流、湖泊,自然植被一般不少于10米。若隔离带有种植的作物,必须按有机方式栽培,但收获的产品只能按常规产品出售。为防止由于大面积耕作同一作物带来的病虫害的流行,种植布局一定要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如不同抗性品种的搭配。 4.1 壮苗标准 4.1.1 大苗壮苗标准 秧龄35d~40d,叶龄4.0叶~4.5叶,苗高17cm左右,16条~18条根,百苗干重5g以上。 秧龄30d~35d,叶龄3.5片~4.0片,苗高12cm~14cm,根数9条~10条,百苗干重3g以上。 4.2.1 秧田地选择 选择无污染的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做育苗田。秧田长期固定,培肥。纯水田地区,可采用高于田面50cm 的高台育苗。 大苗1:100~1:120,每公顷本田需秧田100m2~80 m2;中苗1:80~1:100,每公顷本田需育秧田120 m2~100 m2。 采用大中棚育苗。中棚育苗床宽5m~6m,床长30m~40m,高1.5m;大棚育苗,床宽6m~7m,床长40m~60m,高2.2m,步行道宽30cm~40cm。 提倡秋施农肥,秋整地做床;春做床的早春浅耕10cm~15cm,清除根茬,打碎坷垃,整平床面。 每平方米施过筛经无害化处理农肥10kg~15kg,与备好的过筛床土混拌均匀,床土厚度10cm左右,床土PH值4.5~5.5。 床土消毒前先浇足底水,施药消毒后使床土达到饱和状态。 用物理方法和有机食品允许使用的微生物源、动物源、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进行床土消毒。 4.3.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积温等生态条件对品种的要求,选用熟期适宜的优质、高产、抗病和抗逆性强的品种。第一、第二积温带选用主茎12叶~14叶的品种;第三、第四积温带选用10叶~11叶的品种,保证霜前安全成熟。第一年的种子可从有关科研单位或专业种子公司提供,从第二年起,在有机农场自繁提纯。要保证品种的多样性。严禁使用转基因品种。 种子质量达到国家良种二级以上标准,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成苗率不低于85%(幼苗),含水量不高于14.5%。不允许使用包衣种子。 浸种前选晴天晒种1d~2d,每天翻动3次~4次。 筛出草籽和杂质,提高种子净度。 用密度为1.08 t/m3~1.1t/m3的黄泥水或盐水,用鲜鸡蛋测定密度,鸡蛋在溶液中露出二分硬币大小即可。捞出秕谷,再用清水冲洗种子。 把选好的种子用1%石灰水在室温下浸泡3天。禁止使用包衣种子。 将浸泡好的种子,在温度30℃~32℃条件下破胸。当种子有80%左右破胸时,将温度降到25℃催芽,要经常翻动。当芽长0.5cm左右时,降温到15℃~20℃,晾芽6h左右,方可播种。 4.4.1 播期 当平均日气温稳定通过5℃~6℃时开始播种。第一、二积温带,4月10日~25日播种;第三、四积温带,4月15日~28日播种。 大苗每平方米播芽种150g~175g,中苗每平方米播芽种200g~275g,或按计划密度计算播芽种量。 播后压种,使种子三面入土,然后用过筛细土盖严种子,覆土厚度0.5cm~1cm。 4.5.1 温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密封保温;出苗至1叶1心期,注意开始通风炼苗。棚内温度不超过28℃;秧苗1.5叶~2.5叶期,逐步增加通风量,棚温到25℃,严防高温烧苗和秧苗徒长;秧苗2.5叶~3.0叶期,做到昼揭夜盖,棚温控制到20℃;移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