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拟除虫菊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节 拟除虫菊酯

* 第五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天然除虫菊素及其特点化学结构类型 第一代拟除虫菊酯 第二代光稳定性拟除虫菊酯 作用机理及中毒解救 根据天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而仿制成的一类超高效杀虫剂。 ㈠发现和传播 ⒈发现传说: ⑴ 波斯一妇女发现美丽小花能杀死昆虫 ⑵ 产自中国 ⑶ Lodeman(1903)记载:19世纪初Jumtikoff(亚美尼亚人)发现北高加索一个部落用除虫菊花粉杀虫,1928年起开始大量加工制造这种药粉。 (4) Gnadinger(1935) 红花除虫菊杀虫 (5) 1940年在南斯拉夫的达马提亚地区(Dalmatia)发现,白花除虫菊,含A.I. 1%,最高达1.5%。 一、天然除虫菊素及其特点 ⒉ 传播 1840年左右在波斯栽培(或产于中国) 19世纪中期传至欧洲、日本、美国 20世纪初传至非洲、南美,而主产南斯拉夫 二次大战前 主产日本(1.3万吨干花/年,占全世界70%) 40’s中-70’s 主产东非(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最高年产量2-2.2万吨。 目前 肯尼亚,坦桑尼亚,厄瓜多尔,乌干达,刚果,日本,澳大利亚,我国江苏、 云南、台湾等地。 肯尼亚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除虫菊种植国,国际市场上70%-80%的除虫菊产品来自肯尼亚; 云南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与世界除虫菊主产区肯尼亚相似, 特别滇中地区, 土地肥沃, 温度适宜, 水利发达, 非常适合种植除虫菊, 平均亩产干花120公斤, 超过了肯尼亚的平均亩产80公斤的水平,干花菊酯含量平均1.4%, 超过了国际标准1.2%, 含量 花: 0.8-1.5%;茎叶:0.15%;根:无 除虫菊花中的A.I. R’ Ⅰ、 Ⅱ R Ⅱ(5%) Ⅰ(5%) Jasmolin 茉酮除虫菊素 -COOCH3 -CH3 -COOCH3 -CH3 Ⅱ(13%) Ⅰ(9%) Cinerin 瓜叶除虫菊素 -COOCH3 -CH3 Ⅱ(30%) Ⅰ(38%) Pyrethrin 除虫菊素 戊2,4,二烯基 丁2-烯基 戊2-烯基 除虫菊花中的A.I. 除虫菊素为黄色粘稠状液体,在碱、强光、高温(60℃)下不稳定(需加增效剂),不溶于水。       除虫菊(0.7-1.0%) 加工剂型 除虫菊乳油(3%)       油剂、气雾剂、蚊香       卫生害虫:蚊、蝇、蜚蠊 防治对象 家畜害虫:厩蝇、角蝇       贮粮害虫:米象 天然除虫菊酯:一类理想的杀虫剂 优点: (1)杀虫毒力高,杀虫谱广,对人畜十分安全; (2)不污染环境; (3)没有致癌、致畸、诱变等不良效应,也不会发生积累中毒(极快在体内降解)。 缺点:持效性太差,在光照下很快氧化,药效维持不到ld,因此,不能在田间使用,只能用于室内防治卫生害虫。 ⒈丙烯菊酯(Allethrin) 美国Laforge等(1947)以Pyrethrin Ⅰ为原型,用丙烯基(-CH2CH=CH2) 代替其环戊烯醇侧链的戊二烯基。 1949年美国碳素化学公司投产。 二、第一代拟除虫菊酯(1948-1971) 特点 ⑴ 八个异构体 以1R,3R(+)反式,S(+)异构体对家蝇毒力最高(LD50=0.24?g/蝇),是毒力最低的1S,3S(-)反式,R(-)异构体(45.2 ?g/蝇)的500倍。 ⑵ 强触杀、击倒快,药效比除虫菊素差(蟑螂) ⑶ 蒸气压20℃,9.33×10-3Pa;蚊香,电热蚊香片 ⑷ 残效短,光敏感(稳定性比Pyrethrin稍好) ⑸ 低毒:大鼠口服LD50:685(♀)-1100(♂)mg/Kg 。 研究集中在克服光不稳定性的结构改造上 苯醚菊酯 杀虫活性并不强大, 但光稳定性有了改进, 其原因为比较稳定的苯 环结构(苯氧基苄醇)代替 了醇部分的不饱合结构。日本住友公司又在此基础上在分子中引入了氰基,毒力大为提高,成为氰苯醚菊酯。 醇部分的改造的意义:既改善了光稳定性,又使毒力提高,住友公司特将这个醇称为“住友醇”。这个醇是一系列光稳定性高效拟除虫菊酯的基本组成部分。 三、第二代光稳定性拟除虫菊酯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