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学作品中英雄主义对比和探究.docVIP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英雄主义对比和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英雄主义对比和探究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英雄主义对比和探究   摘要:本文从中西英雄主义角度入手,通过具体分析,比较了中西方经典文学作品《贝奥武甫》和《三国演义》中的贝奥武甫和关羽所体现的不同的英雄主义。从而揭示了在不同的文化中,英雄主义有着不同内涵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英雄主义 贝奥武甫 关羽 英雄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永恒的主题,是在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一种精神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上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同历史文化传统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对其理解肯定有所差异。因此对于英雄的崇拜和歌颂就成了中西方文学的共同主题,在中西方文学历史长河中,英雄主义历来都是文学作品钟爱的主题。它反映的是中西方文化中价值观的倾向,所不同的是,不同国家的英雄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蕴涵和表现形式。而英雄形象是英雄主义思想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必然表现形式。 《贝奥武甫》和《三国演义》都是倍受中国和西方人喜爱的两部经典名著。作为英国最早的史诗,《贝奥武甫》也是欧洲中世纪早期最完整、最卓越的英雄主义史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所描写的英雄故事荡气回肠,千古流芳。这两部中西方的经典作品都是世界文学史上奇迹,后世的文化发展与延伸均受其影响。这两部巨著都鲜明地歌颂了豪气冲天的英雄,在人物描写方面尽显豪迈壮烈的英雄主义激情,因此在研究中西方文化所体现的不同的英雄主义方面,可读性很强。本文作者从中西方英雄主义角度研究,具体分析比较了《贝奥武甫》中贝奥武甫的和《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两个书中人物,力图找到英雄主义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内涵和表现形式。 《贝奥武甫》讲述的是公元5至6世纪日耳曼人的英雄主义和生活状况,当时的日耳曼人还处于氏族社会。这部史诗巨著将神话传说与历史事件巧妙地穿插在一起。年轻时的贝奥武甫是个血性男儿,他身强力壮、疾恶如仇、聪明勇猛,年迈时的贝奥武甫是个成熟老练的智者型强者,他刚毅练达、理性智慧、仁慈博爱、深受尊敬和信任,他在人生的磨砺中逐渐走向必然的成功。史诗中的贝奥武甫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他的生命与为民降妖除怪联系在一起,将其个人安危与更多人的生命安危联系在一起,有这一英雄的存在,才有更多人和国家的安全。关于贝奥武甫,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他超凡的武力以及他的英勇善战,这一点相对于那些在强敌面前胆怯而临阵脱逃的一般英雄,就显得尤为令人钦佩。史诗中对贝奥武甫这位英雄人物的描写和塑造是理想化的,这一人物的品质契合了遥远的古代社会对理想的英雄人物的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贝奥武甫这个英雄人物的鲜明特点就是具有作为个体的自信和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感,他勇敢但不鲁莽、自信但不任性,这些特征是古希腊史诗中的英雄所不具备的。而另一方面,贝奥武甫英雄精神的又一重要内涵就是对荣誉的不懈追求。在史诗开篇就这样写道“听那,谁不知丹麦王公当年的荣耀,首领们如何各逞英豪!”在史诗的结尾处又响起了高特人悼念其护主贝奥武甫的声音“世上所有国王当中,他最和蔼可亲,彬彬有礼,待人最善,最渴求荣誉。”这些评价的重音和重点都放在荣誉上。贝奥武甫对荣誉的珍视不仅超过了财富,还超过了生命的价值。这部史诗的鲜明特点就是将英雄放在生命与荣誉的抉择中去表现,更加突出了主人公重荣誉而轻生命的英雄气概。英雄人物贝奥武甫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骁勇善战,他的这种英雄本色直接地体现了日耳曼时代的对于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念。而贝奥武甫英雄主义精神在诗中的又一体现就是他敢与命运抗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在中国,《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是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关羽的英雄气概就在于他的“义”。关羽的“义”是义尽于私,义尽于个人,并且具有一定封建报恩思想的“义”。关羽的“义”体现在他的忠义和报国安民上。关羽的“义”是恩义,即重然诺、轻生死、义不负心。而重然诺、轻生死、义不负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道德标准。关羽的“义”是侠义,即济困扶危、大无畏精神。关羽的一生,最重情义、誓言。自年轻时投奔刘备,终生不变,至死不渝。重“义”的关羽不仅妇孺皆知,也为统治阶级所推崇。封建君王推崇他的“忠义”,因为借此可以用来更好的统治人民。然而人民更欣赏关羽的“恩义”、“侠义”。 纵观关羽的一生,正是不折不扣地履行着桃园结义时的誓言,履行着一个“义”字。在桃园结义中饱含“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关羽的兄弟情义,在挂印封金、辞曹归刘中关羽的忠义,华容释操、甘冒死罪的“凭将一死酬知己”中体现的关羽的恩义,疆场不趁人之危、义释黄忠中看到的关羽的仁义。关羽身上体现了多面立体的“义”。 又如,许田射猎时企图除掉曹操,表现出对汉室的忠义;秉烛达旦立于户外,则充分表现出对嫂夫人的礼义,对刘备的忠义和对兄弟的情义;最经典的莫过于他与刘备、张飞的深厚兄弟情义,可谓财贿不动其心,爵禄不移其志,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这可以被奉为中国有史以来朋友弟兄之谊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