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穴位与健康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穴位与健康课件

风池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内风证;外风证;颈项强痛。 [操作]勾点或按揉 胆经头部穴 承浆 [定位]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主治]口舌病。 [操作]点或按揉 风府 [定位]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后发际上1寸。 [主治]神志病(癫狂痫,癔病);热病(外感热病);中风证(半身不遂)。 [操作]勾点或按揉 百会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神志病;局部病;中气下陷。 [操作]点或按揉 水沟(人中)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急救;神志病;口鼻病;闪挫腰痛。 [操作]急救用指甲掐按。点或按揉 督脉头穴 四神聪 [定位]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 [主治] ①头痛、眩晕、中风偏瘫、癫痫。 ②失眠、健忘。 [操作]按揉 太阳 [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 约一横指的凹陷中。 [主治]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目眩目涩、口眼喎斜。 [操作]点或按揉 印堂 [定位]在额部,两眉头之中间。 [主治] 1 头痛、头晕 2 鼻渊、鼻衄、目赤肿痛 [操作]点或按揉 鱼腰 [定位]在额部,眉毛中点。 [主治]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目眩目涩、口眼喎斜。 [操作]点或按揉 脸部穴道说明 F1 舒缓头痛、使眼睛明亮 F2 解决青春痘、粉刺问题 F3 减轻鼻塞、眼睛容易流泪症状 F4 舒缓抽筋、晕眩 四、身体穴道说明 B1 打隔、咳嗽、喉咙痛?? B2 酸痛疲劳 B3 消化不良、减轻压力、头痛 B4 晕船、增进食欲 B5 舒缓焦虑 B6 失眠 B7 舒缓手腕酸痛 B8 膝盖酸痛、风湿痛 B9 胃不舒服 B10 舒缓膝盖问题、水肿 B11 眼睛疲劳、宿醉 ?? 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 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涌泉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人体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 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详见此足底穴位图解相关图示)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 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 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 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 怕冷症、肾脏病等。?? ??? ?大敦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人体的足部,大拇趾(靠 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详见此脚底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的主治疾病为: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 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手部穴道说明 D1 鼻窦 D6 腰部 D2 耳朵 D7 直肠 D3 肩膀 D8 眼睑 D4 肝脏 D9 胃 D5 胆 D10 脖子 * 穴位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 * 翳风 [位置] 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耳中。(《甲乙》) [取法] 在耳垂后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取穴。 [局部解剖] 有耳后动、静脉,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部为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处。 [主治] 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疬。 [配伍举例] 《大成》 聤耳生疮,出脓水,翳风、合谷、耳门。------复刺后穴,听会、三里。 [刺灸法] 直刺o.8一1.2寸;可灸。 [文献选摘] 《甲乙》 手、足少阳之会。 《玉龙歌》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 [别名] 巨?(《甲乙》);目?(《外台》)。 [位置] 在眉后陷者中。(《甲乙》) [取法] 在眉毛外端凹陷处取穴。 [局部解剖] 有眼轮匝肌;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目眩,目赤痛,眼睑目闰动,齿痛,癫痫。 [刺灸法] 平刺o.5一l寸。 [文献选摘] 《玉龙歌》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甲乙》 不宜灸。灸之不幸令人目小及盲。 瞳子髎 [别名] 太阳、前关(《千金方》)。 [位置] 在目外去眦五分。(《甲乙》) [取法] 在目外眦外侧,眶骨外侧缘凹陷中取穴。 [局部解剖] 有眼轮匝肌,深层为颞肌;当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