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药科大学物理化学课件 胶体
药学理科基地物化课件 第八章第1-7节 中国药科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第八章 胶 体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构成的系统统称为分散系统(disperse system)。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dsapersed phase);另一种连续相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dispersion medium)。Colloid chemistry包含粗分散系统、胶体分散系统、大分子溶液和缔合胶体(association colloid). 1. 分子分散系统。分散粒子的半径小于 10–9 m,相当于单个分子或离子的大小。此时,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形成均一的一相,属单相系统。 2. 胶体分散系统。分散粒子的半径在 10–9 至10–7 m 范围内,比普通单个分子大得多,是众多分子或离子的聚合体。分散相与分散介质已不是一相,存在相界面,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3. 粗分散系统。分散粒子的半径约在10–7 至 10–5 m 范围,用普通显微镜可分辨出是多相系统。 (一) 分散法 1.粉粹法 工业上常用机械分散法,使用特殊的胶体磨将粗分散程度的悬浮液进行研磨而制成溶胶。为了使新制成的溶胶稳定,需加入明胶或单宁之类的化合物作为稳定剂。 石墨,颜料,硫溶胶,石膏等。 乳化也是粉碎法。 实验室常用胶溶法将固体分散而制备溶胶。新生成的固体沉淀物在适当条件下能重新分散而达到胶体分散程度的现象,称为胶溶作用。如果在新生成的某种沉淀(如Fe(OH)3)中加入与沉淀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如FeCl3)溶液进行搅拌,借助胶溶作用则可制成较稳定的溶胶。过程如下: 新制备的溶胶,往往含有过多的电解质或其它杂质,不利于溶胶的稳定存在,需要将其除去或部分除去,称为溶胶的净化。 目前净化溶胶的方法都利用了溶胶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一般低分子杂质及电解质能透过半透膜的性质。最经典的是 Grahame 提出的渗析法(dialysis),方法是将待净化的溶胶与溶剂用半透膜隔开,溶胶一侧的杂质就穿过半透膜进入溶剂一侧,不断更换新鲜溶剂, 即可达到净化目的。为了加快渗析速度,可在半透膜两侧施加电场,促使电解质迁移加快,这就是电渗析法,比普通渗析法可加速几十倍或更多。 超滤法(ultrafiltration).用超滤膜代替滤纸进行抽滤。 超滤法是目前发展最快的方法广泛用于浓缩、脱盐、除菌、除热源。 人工肾是渗滤和超滤的结合。 第三节 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1827年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 浮在液面上的花粉粉未时,发现花粉粉未在水面上不停地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Brown 运动。 1903年发明超显微镜,用超显微镜观察胶体 不断地作“之”字形运动。 1905年和1906年爱因斯坦和Smoluchowski分别提出了布朗运动的理论。速度取决于粒子的大小,温度及介质粘度等,粒子越小、温度越高、粘度越小则运动越快。 爱因斯坦公式 (一)扩散 溶胶的扩散和真溶液一样,服从 Fick 定律 从测量的结果可知,溶胶的扩散系数的数量级约为10–11 ~ 10–13 m2·s–1,而真溶液约为 10–9 m2·s–1,两者相差2~4个数量级。 重力场中的沉降 球形粒子:下沉重力: 阻滞力:(stokes low) F1=F2时: 四、超离心力场下的沉降 1. 吸附。胶体分散系统比表面大、表面能高,所以很容易吸附杂质。如果溶液中有少量电解质,溶胶粒子就会吸附离子。不同情况下溶胶离子容易吸附何种离子,这与被吸附离子的本性及溶胶离子表面结构有关。Fajans 规则表明:与溶胶粒子有相同化学元素的离子能优先被吸附 。 2. 电离。当分散相固体与液体介质接触时,固体表面分子发生电离,有一种离子溶于液相,因而使固体粒子带电。 电动速率公式 以 AgNO3 和 KI 溶液混合制备的 AgI 为例说明溶胶粒子的结构。固体粒子 AgI 称为胶核。若制备 KI 过量,则胶核吸附 I– 而荷负电,反号离子 K+ 一部分进入紧密层,另一部分在分散层;若制备时 AgNO3 过量,则胶核吸附 Ag+ 而带正电,反号离子NO3 – 一部分进入紧密层,另一部分在分散层。胶核、被吸附的离子以及在电场中能被带着一起移动的紧密层共同组成胶粒,而胶粒和分散层一起组成胶团,整个胶团保持电中性。 100ml0.1mol·dm3AgNO3 和 99ml 0.1mol·dm3 KI,反应为: AgNO3 +KI?AgI+KNO3 溶液中剩余AgNO3,胶团吸附Ag+离子 胶团结构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十三: 世界地理.ppt
- 专题课件:数形结合思想.ppt
- 世界三大古剧.ppt
- 专题十 空气、燃烧、燃料.ppt
- 世奥赛六年级讲义.doc
- 专题四第3节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ppt
- 世界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pptx
- 世界农业类型.ppt
- 世界三大饮料 英语.pptx
- 世界大学排名101-700.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