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萨克族民俗风情
纳吾鲁孜节:“纳吾鲁孜”为哈萨克语,有辞旧迎新之意。它是哈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前就有的,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在哈萨克族古老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中,把农历正月春分这天(公历3月22日前后)作为元旦。这一天昼夜相等,被看作为“交岁”的一天因而称作“纳吾鲁孜”,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节日这一天,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走家串村,互相拜年。拜年时,宾主互相拥抱,祝贺新年,一起吃“纳吾鲁孜饭”,唱“纳吾鲁孜歌”,祝愿乡亲们在 新的一年里,老幼平安,六畜兴旺等。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弹唱、对唱、摔跤等。
肉孜节:肉孜节也称为开斋节。“肉孜”是波斯语,意为“斋戒”。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称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们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饿,不准吃一点东西、喝一口水;此外,还要求穆斯林在斋月期间禁房事,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小孩和老弱者可以不封斋,妇女在经期中也可以不封斋,但要节制饮食,绝不能在公开场所吃喝。有病、赶路的人可以不封斋,但日后要补斋,不能补的以交纳财物作为罚赎。到了晚上,人们可以饮食说笑,左邻右舍可以团聚一桌,甚至行路的陌生人感到饥饿时,随便走到素不相识的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封斋结束,开斋节的庆祝活动开始,盛大而隆重。青年男女常常选择节日期间举行婚礼。
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群众(信奉伊斯兰教的教民)的宗教节日,在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肉孜节后的七十天。由于古尔邦节与肉孜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在春夏秋冬都出现。古尔邦为阿拉伯语,意为“牺牲”、“献牲”,故将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该节起源于一个伊斯兰教故事:真主为了考验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诚,在夜里降梦给伊卜拉欣,叫伊卜拉欣宰杀自己的儿子献祭。伊卜拉欣毫不犹豫地照办了,在他要用刀子割断亲生儿子伊斯玛仪的喉管时,真主便派使者用一只黑头绵羊替代了伊斯玛仪。因此,在过古尔邦节的时候每户穆斯林只要有条件都得至少宰杀一只羊。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贺节,每到一户,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来一盘清炖大块羊肉,而客人即使吃得再饱,也得尝尝主人家的羊肉。亲朋好友相聚,还会弹起琴,唱起歌,跳起舞,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聚礼之后各家各户要去墓地祈祷,祈求平安。
哈萨克族婚俗:
哈萨克族的婚俗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六个阶段:提亲、订婚、“吉尔提斯”仪式、送彩礼、出嫁、迎亲。
提亲(看家底):说亲一般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是靠父母或长辈包办,事前互不了解对方,完全尊从长辈的意愿;第二种是男子看上了某一个姑娘,请嫂子或其他亲戚朋友转告自己的父母,然后由父母请人前往女方说亲;第三种是双方在社交场合接触认识,互相了解,从而产生了感情;然后再通过双方亲近的人转告父母,请父母前去说亲。
订婚:订婚仪式是婚礼的重要仪式之一,在女方家举行。这一天,男方的父母及近亲带上一匹马和其他一些礼品到女方家,女方家也邀请亲戚朋友和邻居参加,女方家接受了男方父母送来的马和衣料等物品,就表示定了亲。
“吉尔提斯”仪式:所谓“吉尔提斯”就是在女方家进行的展示男方家送给女方的各种结婚礼品的仪式。举行仪式的那一天,男方请来亲朋邻里聚集一堂,把给女方准备的所有彩礼全部挂起来展出,供来客观赏、评论,看彩礼是否齐全,质量是否达到要求。亲朋邻里也会带来礼品以补充主人所备不足。依照哈萨克人的传统习惯,大家都会尽力而为,真诚相助。
送彩礼:也可称登门仪式。“吉尔提斯”仪式之后,男方家即通知女方家将送来彩礼,让女方家准备迎接。
出嫁:一般在男女双方家议定的牲畜全部交纳给女方家之后举行,时间多在秋天,十分隆重。在举行出嫁仪式期间,要进行赛马、叼羊、姑娘追、阿肯弹唱等活动,热闹两三天。每一个哈萨克人对任何一家办婚事,都像办自己家的事一样尽力而为,欢乐与共。
迎亲:新郎将新娘迎至离家一箭之地,便率先策马奔驰到家报信。而送新娘的一行人,早早下马等侯新郎家来人迎接。新郎家闻讯后,事先选好的人便去迎接新娘,将新娘扶下马,几位年轻的妇女搀扶着新娘来到婆家的毡房前,新郎的诸亲属及邻里一齐出来迎接。
婚礼开始时,将新娘领进公婆的毡房,举行“揭面纱”仪式。“揭面纱”仪式由一位青年男子主持,主持人手拿系有各种彩色布条的嫩树枝或小木棍,在新娘面前唱“揭面纱”歌。“揭面纱”歌有固定的曲调,其主要内容是:欢迎新娘的到来;夸赞新娘的美貌;告诫新娘要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祝福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等。晚上,新郎家要举行晚会,盛情款待宾客 。人们弹起冬不拉,一边为新人祝福,一边歌唱新生活,歌儿一直唱到第二天拂晓。
哈萨克族儿童成长习俗:
哈萨克族对儿童的成长很重视,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有很多传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