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安全教育网络安全专题
23岁的余敏去年毕业于江汉大学,最初在招聘会上找工作,但投了数十份简历,都石沉大海。后又“转战”网络求职。偶然间,她在网上看到一些求职测试,便试着做。 有一次,测试显示今日求职运气超好,余敏便在外面跑了一天到处投简历。果然不到一周,就有人通知她面试,而且顺利过关。但因工作环境、收入等原因,一个月后便辞职。从此,余敏出门找工作前,必定上网做测试,渐渐产生了依赖性。发展到后来,做任何事前,她都求助于网络,看看今天运势如何。毕业一年多一事无成,把父母急坏了。“五一”期间,将其带到省中医院精神心理科求助。 2005年4月10日,《今日说法》播出了一集名叫“他为什么离去”的案件:天津市13岁的男孩陈东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他一直把自己想象成了游戏中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甚至以游戏为背景写了一本8万字的小说。深陷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的陈东无法承受现实世界的压力。一天早上,他留下4份遗书后跳楼自杀。但是透过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陈东一直试图自拔解脱自己,他一直生活在戒网却又难以戒成的矛盾中。他在小说中写道:“我又一次来到了第一次死亡的地方,天使憎恶我,塞娜也不愿见我。我被审判,打入地狱,希望我能复活。可是我知道我罪孽深重,我得到了我应有的惩罚。人生本不该如此。”据专家分析,陈东在这个阶段已经出现了一种心理障碍,叫做网络成瘾综合症。 网络成瘾 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欲望,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 网络成瘾(IAD)自测 1.你是否对网络过于关注(如下网后还想着它)? 2.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 3.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 4.你是否对家人或朋友遮掩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 5.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如紧张,抑郁,无助)的方法? 6.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 7.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工作状态或朋友关系? 8.你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 9.你上网时间是否经常比预期的要长? 10.是否下网时觉得心情不好,一上网就会来劲头? 结论 答一个“是”得一分,看你的总分有多少? A、总分5分以下:网瘾不大 B、总分5分和5分以上:你的网瘾很大 C、总分8分及8分以上:需要诊断是否患了IAD。 网络成瘾判断标准 长期反复使用网络,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符合如下症状: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望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3.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3)固执的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严重程度标准 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如社交、学习或工作能力方面) 病程标准 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美国IAD评估网瘾的标准 1.每个月上网时间超过144小时,即一天4小时以上。 2.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 3.无法抑制上网的冲动。 4.上网是为逃避现实、戒除焦虑。 5.不敢和亲人说明上网的时间。 6.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的问题。 7.上网时间往往比自己预期的时间久。 8.花许多钱更新网络设备或上网。 9.花更多时间在网上才能满足。 IAD类型 色情网络成瘾 网络交际成瘾 网络强迫行为 强迫信息收藏 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成瘾的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治疗 行为治疗 团体心理辅导 2005年1月,一个名为“虹”计划的科研项目启动了。通过对数十个青少年的深度访谈、临床干预和大量的问卷调查、心理测验,初步揭示了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 中国青少年在网络使用上有3个不同于国外的特点:一是问题人群比国外更年轻;二是问题主要集中在游戏上,而不像国外那样分散在多个领域;三是与网络使用有关的恶性案件不断出现,极端倾向明显。 项目组的专家们对这个有“中国特色”的网络问题,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说,他们把它叫做“失补偿”假说。 网络成瘾案例分析 鲁新(化名),19岁,男生,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高考一举夺得当地高考“状元”,如愿进入北京一所全国着名大学;大一入学不久开始在校外网吧上网,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式版)DB61∕T 1486.8-2021 《设施茄果类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第8部分:辣椒基质栽培》.docx VIP
- (正式版)DB61∕T 1486.8-2021 《设施茄果类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第8部分:辣椒基质栽培》.pdf VIP
- 《光伏玻璃工艺讲解》课件.ppt VIP
- 迅达扶梯9300ae产品介绍.pdf VIP
- SL747-2016采矿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pdf VIP
- 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工作汇报.ppt VIP
- 云南省茶叶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ocx VIP
- crrt专科护士汇报ppt.pptx VIP
- 毕业设计(论文)-星型发动机设计.docx
- 除尘器噪音标准.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