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热电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讲 热电偶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一、定义: 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特殊温度特殊现象 非金属材料在低温下也能表现出磁性 空气在-190℃时会变成浅蓝色液体, -140℃:液氮低温加工橡胶品 -130℃:地球最低气温 ,南极最高峰——文森峰 -110℃:酒精温度计,温度计中红色的液体是酒精,酒精在-117℃才会凝结。 -90℃:地球陆地最低温 -80℃:SARS病毒仍可存活 -70℃:北极最低气温 -52.3℃:中国最冷气温,世界上最不怕冷的花,是出产在中国的雪莲,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40℃:人体自身的温度极限 50~60℃:地球现最热温度 70℃:人类味觉最宜的温度 500℃:聚光式太阳灶 700℃:烟头的温度 800℃:火山熔岩温度 1000℃:钻石的形成, 在地下100至300公里深;温度接近1000℃的地底形成 。 四、温度检测方法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3.辐射式温度计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二、热电偶温度计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两导体自由电子密度NANB E(t,t0)=k/e∫tt0lnNA/NB dt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1、均质导体理论: 如果NA=NB,则E(t,t0)=0。 (1)热电偶两根电极必须为不同材质。 (2)可检查一个导体是否均质。 2、温差定律: 如果t=t0,则E(t,t0)=0。 测量过程必须有温差。 E(t,t0)=k/e∫tt0lnNA/NB dt 3、中间导体理论: 4、中间温度定律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③ 表面型热电偶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常用热电偶分类: 1、热电偶材料应满足的条件: (1)灵敏度尽量高。(几十毫伏) (2)物理化学性能要稳定。 (3)E与t有线性关系。 (4)电阻温度系数要小。 Rt=Rt0[1+а(t-t0)] (5)便于加工成丝。 (6)复现性好。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常用热电偶 测量范围 名称 分度号 (长期)(短期) 1、铂铑10-铂 S 1300 1600 2、镍铬-镍硅 K 1000 1200 3、镍铬-铜镍 E 600 800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铂(Platinum):化学符号为Pt,熔点1773℃。延展性强,可拉成很细的铂丝,化学性质极其稳定,不溶于强酸强碱,在空气中不氧化。纯白金硬度较低,首饰用的白金为Pt900、Pt950等。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镍(nickel):化学符号Ni,可用来制造货币等,镀在其他金属上可以防止生锈。熔点1455℃ 。(金川镍) 铬(chromium):化学符号Cr,银白色金属,质极硬,耐腐蚀。熔点1857±20℃,铬镀在金属上可以防锈,铬用于制不锈钢,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才有耐蚀性。 镍铬合金:耐腐蚀,价格低廉,常用烤瓷牙材料。 热电偶分度表(mV /μV) 三种常用热定偶性能比较 EAB(t,t0)=EA(t)-E(t0) 如t0=常数;则E(t0)=常数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第五节 温度检测及仪表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三章 检测仪表与传感器 18 二、温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 其他温标有华氏温标(℉)、摄氏温标(℃) T ℉ = 1.8t℃ + 32 (t为摄氏温度数,T为华氏温度数) 38℃×1.8+32=100.4℉ °K=℃+273.15 三、各种温度: 分 类 按测量范围 高温计(600℃以上)、温度计(600℃以下) 按工作原理 膨胀式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和辐射高温计 按测量方式 接触式与非接触式 温度不能直接测量,只能借助于冷热不同物体之间的热交换,以及物体的某些物理性质随冷热程度不同而变化的特性来加以间接测量。 任何两种冷热程度不同的物体接触时间足够长,则温度从高温体向低温体传递,最终趋于平衡,此现象称为热平衡。 易受外界干扰,标定困难 测温范围大,适于测温度分布,不破坏被测温度场,响应快 0 ~3500 200 ~2000 光电探测 热电探测 红外线 低温段测量不准,环境条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