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陕北民歌《兰花花》的艺术特征 毕业论文.docVIP

浅析陕北民歌《兰花花》的艺术特征 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陕北民歌《兰花花》的艺术特征 毕业论文

【标题】浅析陕北民歌《兰花花》的艺术特征 【作者】姜 沙 【关键词】《兰花花》 陕北民歌 艺术处理 【指导老师】胡东亮 【专业】音乐学 【正文】 一、引言 陕北位于黄土高原山连着山沟接着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山上劳动耕耘赶牲灵的脚夫们在这里食宿、住店并与当地的女人产生暧昧他们行走在险峻的山路和深深的沟壑之间。在繁重而单调的生活中一是为了排遣心头的忧愁和寂寞宣泄孤独二是回想起家人、亲朋、恋人便见景生情以景寄情于是就信口编唱歌曲用高亢而悠长的歌声抒发自己的感情、感触诉说自己的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以此来释放积压在心头的郁闷和愁苦。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吕静在《陕北民歌概述》中说过“陕北人民在波光闪烁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的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文学艺术生活???标志它反映了陕北人民认识生活、概括生活的惊人能力。”1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齐畅在《陕北民歌傻仪》中说到“陕北民歌特点表现之一是粗旷、酸野、直露。在爱情歌曲中反映最为突出故而陕北民歌有人把它称之谓酸曲。”2 陕北民歌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冯振国在《试析陕北“信天游”的比兴特色》中说过“深深植根于西北黄土高原的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的一种主要艺术形式。信天游在陕北民歌乃至我们民族文学之林中无愧为一颗独放异彩的明珠。”3 信天游又叫“顺天游”。其基本格式是上下句结构的两句体一般是上句起兴下句点意言简意骇短小精炼。歌词大多是即兴编唱采用比兴手法以七言为主多用叠字、重字、重词。如“兰格英英” “白格生生” “红格彤彤” “巧格伶伶的手”等等因此常见一些不规则的八字、九字及十多个字的唱句夹杂其中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是其突出的特点。其内容主要以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主色彩鲜明、语言质朴、表现形式灵活情调高亢悠扬感情率直明朗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信天游的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构成的单乐段体但其调式与节奏安排却十分多样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情调和意境。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一种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旋律起伏大高亢奔放用高音腔演唱一种则节奏规整结构严谨旋律较平稳细致柔和多用平腔演唱。 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俊、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信天游在这地瘠民贫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沟沟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是陕北劳动人民抒发感情的最好手段是发自人民心底的呼声。栾世孝在《蓝天白云信天游》中说到“信天游属于一种营养能使一方水土肥沃听着信天游长大的人最懂得什么叫生活。信天游是一条坚韧的根脉能深入陕北人的肌肤与骨骼。无论走到哪里想起信天游心里就会升起缕缕浓浓的乡情、恋情和风情这就是信天游的情信天游的爱陕北人的精神陕北人的文化。”4 的确如此陕北人唱信天游既唱生活的快乐也唱个人的忧愁既不乏浪漫又注重现实是对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 《兰花花》是一首流传于陕北延安绥德、宜川等地的信天游。是一首十分动人的反封建情歌是陕北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典范作品之一。此歌以优美流畅开阔有力的信天游演唱风格、叙事的手法、分节歌的形式深刻的表现了歌词的内容。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兰花花形象。《兰花花》是根据延安临镇街一个真实的爱情悲剧故事编创出来的。党音之在《兰花花》赏析中说到“传说在20世纪30年代在延安城东南固临县某村有一位家境很穷的美丽姑娘名叫叶子自小长得非常俊秀象兰花叶子一样好看很惹人爱。所以村里人就给她送了个雅号叫兰花。”5 1936年春刘志丹率领红军骑兵团打下临镇成立了固临县苏维埃政府兰花花与一个在部队兼搞宣传工作的红军战士相爱了。后因红军过山西东征红军战士只得和兰花花暂时告别兰花花与红军战士的爱情也就此传开了。兰花花的父母知道后认为女儿败坏了门风为了银钱给女儿找婆家正好当地大户周家猴子也看上了兰花花便通过媒妁之言成了婚。可是周家猴子命不长没过多久就死了。父母又将兰花花卖给了一个非常丑陋的有钱人。因婚姻不幸兰花花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终于不堪忍受悲惨命运的折磨服毒自杀。几年后他的红军哥哥从前线回来当听到人们讲到兰花花的遭遇后极其悲痛便留在当地苏区政府搞文化宣传工作不久又调到一个小学当老师。后因病住院时因思念兰花花便采用信天游格式写下了对兰花花难忘的回忆并把此曲教给学生和村民演唱、传诵。《兰花花》很快在固临、延安、宜川绥德等地传唱开来后经延安鲁艺音乐工作者收集整理迅速传遍陕甘宁边区和大江南北。《兰花花》最初是八段歌词80年代时此曲被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王志信改编创作成为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声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