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破五网络私隐陷阱讲者-PCPD.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招破五网络私隐陷阱讲者-PCPD

三招破五網絡私隱陷阱 講者:林景昇先生 國際信息系統審計(中國香港分會)會員服務理事(項目和活動)、國際演講會 中國區市場副總監 日期: 2011 年8 月6 日 今天 ,我會從工作經驗中,總結互聯網上須多加警惕的地方。本講座題為「三招 破五網絡私隱陷阱」,將先介紹五個網絡私隱陷阱,再教授三招避險技巧,皆是 人人都可做到,可避免成為受害者。 陷阱一:虛假訊息 個案:「急性盲搶鹽」 日本爆發核幅射事件後,香港出現「食鹽可抗輻射」、「海水受污染,未來無食 鹽」等傳言,導致大批市民搶購食鹽。從新聞所見,當天在深水埗買鹽要排隊, 更有店鋪坐地起價,原價一、兩元的一斤裝食鹽竟加價至二、三十元。有水貨 客甚至一次購買百多斤食鹽。 專家表示謠言毫不正確:製鹽需要海水,而海水佔全球總水量四分之三,因此 鹽的供應量不會受影響。他們亦呼籲市民要有常識和分析能力,了解幅射如何 影響身體,不應該受流言影響,亦不應該讓散播流言的投機分子從中取利。 香港「盲搶鹽」一事已成為國際新聞。不久前,加拿大華僑朋友回港,與我見面 時表示此事在加拿大也廣受關注。有關「盲搶鹽」的流言,明顯是經網絡散播的。 提起「電腦陷阱」,大多數人可能想到電腦病毒,但陷阱並不限於病毒。今時今 日,網絡覆蓋率極高,香港差不多每家每戶都可上網,於是網絡成為散播假訊息 的最快途徑,也成為「虛假訊息陷阱」最多的地方。 「盲搶鹽」當天,不知道大家有否收到以下的短訊:「BBC 最新消息:核幅射已 擴散到菲律賓。請轉發予亞洲各地朋友。」說得真嚴重!當天,我收到這短訊的 英文、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版,分別來自香港和內地的朋友。除了核幅射短訊, 相信大家平時也收到不少主題不同,但形式相近的短訊或電郵:發生了某事件, 請儘快轉發消息,以示支持某某活動(可能是扶貧或環保),或避免生日當天遭 逢厄運。 以前寄信要買郵票 ,寄十封就要14 元 。現在 ,即使寄信給100 萬人 ,也只需按 一下鍵盤,費用全免。因此,雖然連鎖信不是甚麼新鮮事兒,卻在互聯網出現後 威力加倍。如果我們不仔細分析 ,隨便相信連鎖信的內容,便很容易誤中圈套。 如何分辨訊息真偽?方法很簡單,就是先認定訊息是假的。如果消息是真的,以 後一定還有機會知道,因此我們不必一收到消息就急著相信。另外,假消息連鎖 信通常有三大特徵 : 1. 聲稱消息來自權威 (例如英國廣播電台BBC 或微軟),卻不提供核實資料來 源的途徑(例如BBC 或微軟的網址)。 2. 要求你馬上轉發消息,聲稱不這樣做便後果堪虞 ,例如很多人會因此遭殃 。 3. 聲稱你轉發消息後會走運 ,或者得到人格上的昇華等等。 真實的訊息,通常不會聲稱轉發或不轉發會帶來後果,而且來自較權威的來源 , 也會提供核實資料的方法。 「盲搶鹽」事件翌日,BBC 便澄清短訊是假冒的 ,純屬惡作劇。然而,惡作劇 也可以極速蔓延,可見網絡的威力。希望大家不要輕易被假訊息騙倒,墜入「虛 假訊息陷阱」。 個案:《明報》報道香港成為沙士疫埠? 2003 年4 月1 日,有人盜用《明報》網頁,刊登香港成為沙士疫埠的消息,使 人以為這是《明報》新聞,馬上一傳十、十傳百,導致全城恐慌。原來始作俑 者只是一個少年,他最後因為傳播虛假消息而被檢控。 除了連鎖信,虛假網站也是散播假消息的途徑,曾被偽冒的網站也不只一個。不 少人都知道閱讀網址的重要性,知道只有一串數字的網極為可疑。然而,也有些 像真度極高的網址,例如偽冒某銀行的網站,網址竟也是近似該銀行網站的網 址 !這網站經電郵廣發,聲稱該銀行推出新保安措施,而客戶若要保留戶口,必 須立即登入並更改密碼。 然而,這個表面上是該銀行網址的網站,網址本來也是一串可疑的數字,只是網 頁中放了一張以假亂真的網址列圖片,所謂近似該銀行網站的網址,其實只是圖 片中的網址。它可能寄給了100 萬人,當中總有 1 萬人用該銀行吧,他們就可能 上當了。 如何避開假網站陷阱?新聞和金管局也經常呼籲:切勿胡亂點擊電郵裡的連結, 應該自己鍵入網址。如果是常用網站,第一次鍵入網址後,便可以把網站加入「我 的最愛」,作為瀏覽捷徑 。各大銀行也不時澄清 :不會要求客戶經電郵連結進入 網站。雖然自己輸入網址好像很麻煩,但與以往必須親身前往銀行相比,已經方 便不少,同時也能保障私隱安全。 互聯網的內容不一定可信。以維基百科為例,其內容由網民撰寫,誰也可以提供 資料。網民雖然不一定特意提供假資料,卻可能把未經核實的資料放到維基百 科 ,因此我們也不應輕信當中的內容 。 如果同一消息從不同途徑傳來 ,就連官方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