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清末民初着装风格透视当时社会风尚.doc

从清末民初着装风格透视当时社会风尚.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清末民初着装风格透视当时社会风尚

从清末民初着装风格透视当时社会风尚   摘要:服饰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革新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之一,其产生及演变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风气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清末民初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服饰上也反映了“西风东渐”、“中西合璧”的多样化并存这一时代风尚特征。本文将对这一时期人们特有的着装风格进行粗略梳理,并对这一特殊时期的社会风尚做出简要探讨。 关键词:清末民初;着装风格;社会风尚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阿纳托尔Anatole France) 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假如我死后百年还能在书堆里徜徉,你猜我将选什么?我会不假思索的拿起一本时装杂志,看看我身后一个世纪的妇女的服饰,它将显示给我未来人类的文明,会比一切哲学家、预言家和学者们所能告诉我的要丰富得多。可见从某个角度来讲,服饰亦可以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 清末民初是一个急剧变化的特殊历史时期,在社会风尚方面也是如此。这个特殊的年代,纷乱繁华而特色鲜明,受“西风东渐”的影响,中西文化的碰撞,被称为“古今一大变局”。动荡混乱的社会、风云莫测的时局、满汉两个民族文化之间的斗争与融合、西方与日本文化的侵袭,使得中国服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成为中国服装史上的一个转折期,令人眼花缭乱。 1政治制度的改革带来的社会风尚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作为封建主义的礼制、规章也随之土崩瓦解,用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服装制度同样也被彻底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不分级别的平等服制原则。国家制度的革新,使人们在思想上冲破封建枷锁,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一股自由之风刮向中国大陆。加之,随着资产阶级运动的高涨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权主义大为兴盛,人们提出了变革服饰的迫切要求,男装的中山装,女装的改良旗袍,“文明新装”等,无不向世人昭示着人们从封建主义的服制缚束下解放出来之后,尽情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追求新的服装式样的新风向。 (1)中山装。中山装是民国时期中西结合的典范,据传中山装是在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持下设计而成的,这种款式参照中国传统服饰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以及西方的服装样式,因此而得名“中山装”。中山装不仅仅使穿着者挺拔修长,更重要的是它是具有政治色彩的款式。其部件跟款式都有着它特有的含义:4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5粒扣代表区别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袖口的3粒扣代表着三民主义;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的大义。 (2)旗袍。旗袍,原为满族妇女的主要服装。辛亥革命之后,由于风靡于西洋的“S”形美的意识逐渐为中国女性所接纳,中国传统直线剪裁方法受西方的传统公主线制作手法观念的影响,旗袍一改原本平直宽大的造型特点,胸、腰、肩、臀完全呈平直的状态开始改变,逐渐吸收了西方服饰讲究曲线适体的特点,长度缩短,腰身收紧,袖子渐短,曲线突出。旗袍实质上也是一种被西化了的服装,它受西方时装风格的影响,延纳了西式女服的标准。 (3)文明新装。辛亥革命以后,服饰的等级制度被废除,“文明新装”急速成为当时女性追求新风尚的一种代表性服装。“文明新装”由北京、上海两地女学生最先倡导,之后蔓延至知识女性。它是一种上衣下裙分开的衣裙式。上衣多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衫袄,袖短露肘或露腕呈喇叭形,衣摆多为圆弧形,略有纹饰。裙为套穿式,起初崇尚黑色长裙,长及足踝,后来逐渐移至小腿上部,形象十分清新自然、淡雅宜人。 图1中山装图2旗袍图3文明新装 2西方文化入侵之下的“崇洋”风尚 辛亥革命的爆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为“洋化”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当时人们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基于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而理想的社会生活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 相比之下,中国封建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规恶俗,不符合时代潮流,必须进行改革。以致在民初很快就形成了一股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文明、开化,做新派人物的风气。因此,追求生活上洋化的阶级和阶层更加广泛了。随着“崇洋”的社会风尚愈演愈烈,服饰也在悄悄地扮演着它见证人的角色,烙上了那个独特时代的烙印。 (1)中西合璧。西装、皮鞋及礼帽与长袍、马褂混穿;连衣裙、大衣与袄裙、旗袍等混穿;旗袍与高跟鞋、烫发相合;婚礼中新娘穿婚纱、新郎穿马褂或新娘穿袄、穿西式礼服等。 图4(2)西服。民国时期,西方的礼仪性服装西服也传入中国。西装的款式为翻驳领、单排扣或双排扣,收腰身。当时穿西装的大多数是青年人,其中以学生、教师、公司洋行和各机关的办事员等为主,有很多政界人士身穿西装,头戴礼帽、脚配皮鞋。西装迅速成为中国上层社会的正式社交服装。 (3)摩登洋装。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西方生活习俗的渗透,西洋商品的涌入,都市女子着装崇尚“西式”。妇女中最为流行的“西式”样式主要有男式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