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文化建设推进基层组织发展
以文化建设推进基层组织发展 摘 要:文化建设对组织的发展发挥着导向、凝聚、规范、激励和社会影响等积极作用。本文借鉴组织文化建设的“四入路径”模式,即入眼、入脑、入心、入行,以中国水科院国际合作处的组织文化建设为案例,展开分析如何以无声和有形的文化建设推进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文化建设;组织发展;四入路径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它中体现了一个组织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组织文化对组织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和建立社会影响。
供职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王谦修总结了组织文化生根的4R路径,依次为R1-入眼:是指企业文化的认知。通过氛围营造和考核,让全员认识、感知自己的企业文化;R2-入脑,是指企业文化的认可。通过宣讲、培训,让全体员工认可、感觉自己的组织文化;R3-入心,是指组织文化的认同。通过研讨、总结,让全体员工认同、感受自己的组织文化;R4-入行,是指组织文化的践行。通过形成规范和习惯,让理念变成行为,让全体员工实践、体验自己的组织文化。
在中国水科院建设世界一流水利水电科研院的发展进程中,国际合作无疑是重要的一扇窗口,将先进水利科技“引进来、走出去”,既是科技的分享,也是文化的交融。肩负这一职能的国际合作处,作为一支以80后为主体的年轻团队,自觉地立足基层岗位、围绕中心工作,通过创性组织文化建设,推进团队能力的提升和组织的健康发展。笔者将借鉴组织文化建设的“四入路径”,结合中国水科院国际合作处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展开分析如何以文化建设推进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一、入眼――氛围营造境生文化
走进国际合作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后墙书柜上方张贴的“创新,求实,敬业,奉献”几个大字。蓝色,水的颜色;隶书,规范又不失变通。八字“水科院精神”,从团队组建之初,就静视在这里,迎接团队的每一日清晨,送走离开的每一位来者。
与之相呼应的,是侧墙上的另外八个大字,“服务科研,规范管理”。作为中国水科院这一全国最大规模的水利科研单位的职能管理部门,团队将此确定为岗位的工作方针,希望通过科学、高效之规范管理,向世界打开窗口,为科研优质服务。
办公室内的通知告示栏也是氛围营造的重地:用英、日、法多国语言书写的通知、贴士和日常用语,以及团队合影、活动瞬间,无不彰显着年轻团队的个性与活力。告示栏上方的五个宋体大字,“外事无小事”又以外交前辈周恩来总理的谆谆教导时刻提点着团队成员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三条标语,精神、准则、指针。无声却有形的基层组织文化建设,从这里开场。
二、入脑――头脑风暴思想拾贝
2008年4月,国际合作处成立。8名成员,平均年龄28岁,水利外事工作新手上路。
同年,作为业务部门,承担组织召开“国际水利水电高层论坛”、“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200余次的外宾来访接待和出访服务管理,以及中国水科院英文宣传手册、宣传片的制作和大量的翻译工作。
无时间、无基础、无经验,由此带来的是从零开始的忙碌和不易。
但总有一种力量让大家无畏前行。力量来自哪里?精神。
2008年度“水科精神之我见”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应运而生。
“创新,那是需要主动去创造,打破旧有模式,跟上时代与工作节奏的步伐,用新视角看世界,用新思维理解工作,用新方法完成任务”、“在细节中彰显魅力,在磨练中不断成长”、“用心灵体会,从点滴做起”、“敬业奉献,让我们继续积极地生长吧”,一句句朴实但富有哲理的心声,写出了这群年轻的水科外事人对创新、求实、敬业、奉献的感悟和体会。在随后的专题交流会上,他们面对面地述说和分享,在思想的碰撞中,相互启迪,共同收获。
主题学习实践活动收到了超出预期的思想引导和激励效果。一边探索,一边总结。一年一度的“三个结合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逐渐成为纳入国际合作处运转中的常态化环节。即:结合全院统一部署和部门岗位工作,策划一个学习实践主题;结合亲身经历,撰写一篇感悟心得;结合交流研讨,升华一步理性认识。力求思行合一。
2009年“团队精神之我见”
2010年“论学习”
2011年“国际合作:愿景2020”
2012年“北京精神之我见”
2013年“你言我语话幸福”
“在团队协作中彼此成就”、“队员+制度+领导:我理解的团队精神”、“换位思考,是团队精神的法宝”;
“用心多思、用手多写、用脚多实践、用口多交流”;
“让今天的表现,成为我们明天的行动底线;让憧憬的希冀与光明,照进我们现实成长的道路。”
“爱国因感恩使人成人,创新因进取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王符《潜夫论》看东汉中后期社会风气.doc
- 从火车票站坐同价看合同定价法律原则.doc
- 从环境排污费到排污税演变探究.doc
- 从浏阳古乐看祭孔雅乐价值和其当代意义.doc
- 从王石离婚思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doc
- 从现代女性视角审视易安词真善美.doc
- 从环境行政之公众参和视角看我国行政理念.doc
- 从现代生存论看加缪文学创作主题.doc
-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少年派奇幻漂流》.doc
-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一些中国古诗词.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