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主义对美国家庭观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教主义对美国家庭观影响

清教主义对美国家庭观影响   【摘 要】本文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追溯了清教主义的渊源,分析了清教主义的核心价值,并在美国社会沧桑演变的背景下,论证了清教主义价值观对形成独立、自由、平等的美国家庭观的影响。 【关键词】清教;个人主义;家庭观;平等主义 1 清教主义的渊源 “清教主义 (Puritanism)”一词是由“清教徒(Puritan) ”衍生而来的, 是人们对清教徒思想和行为的概括。“清教徒”一词源于拉丁语Purus, 意为“清洁”“纯净”。清教徒是16 世纪中叶英国国教(Anglican)内部以加尔文主义为旗帜的改革派, 他们因不满教会改革的不彻底性, 要求“净化”、“清理” (purify) 教会,彻底摒弃烦琐仪式,清除腐败而遭受迫害, 后逃到北美大陆并将清教主义思想扎根于美洲。北美清教主义在保留加尔文教义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世俗的内容,尤其是“拓荒精神”,因而具有显著的勤俭、克制与关注个体成功等世俗的内容。美国清教主义可以定义为对上帝充满虔诚的、积极进取的宗教人文精神。美国文化源自欧洲,在其两百多年的沧桑演变中, 它像一座大熔炉吸收了世界诸多文明的精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多元开放的文化体系。美国文化包罗万象, 亨廷顿认为, “美国之所以不同于别的国家, 乃是因为它具有与众不同的文明源头, 概言之, 即是由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 (WASP) 所形成的独特文化,”[1] 其核心是清教主义传统。因此“清教传统像一条红线规范了从殖民地时代到如今的美国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清教主义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根。”[2] 2 清教的基本教义 清教的教义更加贴近日常生活,主要包括:“信教得救”,即主张信教就能获得救赎,从而给予教徒自主性;马丁“因信称义”(justification by grace through faith),即教徒通过信仰上帝而成为正义之人,从而打破了教廷的专断统治,解开了教徒思想上的束缚;加尔文的“命定论”(predestination),但清教徒认为人类在现世的良好表现也能赢得上帝的青睐。清教主义主要提倡虔诚、谦卑、严肃、诚实、勤勉和节俭等观念。在这些价值观的激励下, 清教徒不畏艰险, 克服重重困难, 很快便在蛮荒之地收获了繁荣与富足。正如巴斯等历史学家所说: “没有对美国清教主义的了解, 就不可能理解美国社会。”[3]它深刻影响着美国的思想和文化, 奠定了美国精神的基调, 塑造了美国的民族性格。 3 清教主义的核心价值 3.1 清教主义确立了美国个人主义、平等主义的基本内涵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它源自清教主义的理性原则和对个人自主的追求,不了解个人主义就不会理解美国人的行为。个人主义包含个人奋斗、个人荣誉、个性自由、和自我完善等,是美国民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此外“自力更生,做事喜欢抓住主动权,勇于表达不同观点和尊重他人隐私也是个人主义的表现。”[4]清教徒相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不必信奉权威,可以通过精神上的禁欲和辛勤劳动得到上帝的救赎。这一理念在客观上激励清教徒勤奋劳作,不断通过自我完善获得成功,从而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美国的民主基本上就是这种拓殖时代养成的精神。”[5]美国人将个人主义引申为机会均等, 即每个人拥有平等的机会凭借自己的天分和努力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美国人尊重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也尊重他人,即使是父母对子女的劳动成果也不能无偿占有。 3.2 清教主义赋予美国人开拓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意识 1620年首批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从英格兰前往美洲新大陆,从此美国人就坚信他们的使命是向世界传播自由、民主和社会正义,把人类从罪恶中拯救出来。因逃避宗教迫害而移民北美的清教徒自认为是上帝的“选民”,“他们提倡勤俭清洁的生活, 希望在新大陆建造自己的山巅之城。”[6]这个崭新的世界是上帝指引他们追求信仰自由的“希望之乡”。开拓精神对铸造美国人的性格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清教徒的移民史就是一部悲壮而艰苦卓绝的开拓史。清教主义认为事业的兴旺是一个人得到上帝救赎的标志,生存充满了风险,进取意味着生存。在这一观念激励下,人们奋发图强、勇于创新,在北美荒芜的土地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历史也就是从新英格兰不断向西拓进的历史。 3.3 美国对教育的重视源于清教主义 17世纪初抵达美洲新大陆的清教移民十分重视教育,因为他们相信通过教育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牧师,虔诚的信徒必须深刻理解《圣经》,并遵循《圣经》进行日常礼拜。教育可以增加人的思想深度与广度,使信徒能更好地理解上帝的旨意。据早期殖民地历史记载,当时新英格兰的马赛诸塞是全美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清教移民抵达北美殖民地不久,便开始着手建立教育系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