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老子哲学.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老子哲学

第二讲老子哲学 老子其人其书 道论 自然无为 贵柔守雌 体道之方 一 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县)。与孔子同时而稍早。老子早年曾做过周王室的守藏史,孔子曾经问礼于老聃。《史记》说他“修道德,以自隐无名为务”。又称他为“隐君子”。关于老子其人,学者们有很多讨论。因为即便是大家都称引的《史记》对老子的记叙也多有推测、 含糊之词,多处用“或曰”。 老子既是一个隐者,主张“无名”,他的身世不为世人所知,自不足为奇。但幸运的是,老子却为世人留下一部奇书,自古及今,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 关于老子著《道德经》之经过,《史记》言:“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天下》篇称老子“澹然独与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人皆取先,己独取后”“人皆取实,己独取虚”等等,皆与《老子》书的旨意相合。 《庄子·天下》篇所说的老聃是五千言的作者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不管历史上还有多少老子(老莱子、太史儋),我们所欲考察的《道德经》的作者应该是老聃无疑。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甲、乙两种抄本,与通行本基本相同。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战国楚墓又发现抄在竹简上的部分《老子》内容。 这一尘封二千多年未经改动的竹简《老子》的出土,最为可靠的证明了《老子》其书在战国中期既已抄写流行于当时的贵族知识阶层。疑古学派的很多怀疑不攻自破。 如果说《论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些确定的准则,老子则恰恰对这些准则进行怀疑。(不涉及时间前后)因为他看到了现实社会、现实文明的虚伪, 所谓的礼乐文明、道德、智慧、名利追求等属于“人”的东西,不但不足以使人、人类完善,恰足以使人背离了他的本性、背离了天地的本性、背离了大道的本性。 不是如孔子一样代表的是以他火一样的热情和努力希望众生成为道德的君子、圣人的道德力量,老子是在利欲滚滚的浊世里一股清澈的智慧,让人反思人所一直追求的东西是不是值得的。自从老子的声音在历史上响起,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反响和回应。 因有老子,知识分子在现实政治和正统派思想之外据有一个超然的立场,一个判别是非的标准,纵然身处逆境,百事困顿,隐没江湖,在缄默中仍然不致完全失落,依然可以丰富自己的生命,获得人生的意义。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儒道互补,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就哲学思想而言,陈鼓应主张“道家主干说”,认为道家具有真正的形上智慧;先秦包括后期中国哲学的很多思想都源于道家(如《易传》)。 二 道论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其整个的思想体系都是从道这个概念展开,或者说他的全部社会、政治、人生主张都是在“道”的基础上形成的,道为它们奠定了一个形上的根据。 任继愈先生总结老子的“道”有五种涵义: 1混沌未分的原始状态; 2自然界的运动; 3道是最原始的材料; 4道是肉眼看不见、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 5道又有事物规律的涵义。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老子的“道”。 (一)本体论的意义 老子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静而无声)兮寥(动而无形)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25章) 老子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边际)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道为天地万物本原。对于“道”,老子总要思考它到底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以及它作为万物的本源的存在特征。用哲学的方式说明宇宙起源、天地万物的生成演化应该是老子和与他同时代的思想者共同关注的主题。从以上两段经典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万物本体、本原的“道”所具有的特征: 1 道在没有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道既在天地之先,所以它是超时空的。 2 道虽混然而成,但它不是僵化的物,它具有能静且动的特性,所以蕴含着化生天地万物的潜能。 3 道不与万物为对,所以说“独立”,道也不会经受时间的变化,所以说“不改”。“不改”就是恒常不易,是永恒存在的。 4 道是循环周流、运行不息,遍在于万物的。 5 道能化生万物。“母”有“生”的作用,所以“道”具有本源创生者的意义。(“生”的特殊含义)。“母”又具有在万物生成过程之中衣养万物的意义,所以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或称本根),是在万物之后(或之中),使万物之存在性(个性)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基础和力量。如上面所说,它衣养万物,为万物之母。 老子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第39章) 道的“本根性”从时间上说,表现为先(逻辑在先)天地生,自古以存,自本自根等特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