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及考研资料汇总诗律浅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复习及考研资料汇总诗律浅说

* 【拗救】 ???? 如果仔细看一下前面所举的近体诗的几种基本格式,会发现一个规律:在一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 ???? * * 这是第一类拗救:乙种句五言第一字拗,第三字救;七言第三字拗,第五字救。 * * * 这是第二类拗救: 甲种句五言第四字拗,对句乙种句第三字救;甲种句七言第六字拗,对句乙种句第五字救。 * * * 这是第三类拗救: 甲种句五言第三字拗,对句乙种句第一字拗,第三字救;甲种句七言第五字拗,对句乙种句第三字拗,第五字救。 * * 这是第四类拗救:丙种句五言第三字拗,第四字救;七言第五字拗,第六字救。 * 这一种拗句,在唐诗中用得相当多,如《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本该是“平平平仄仄”,却写成了“平平仄平仄”,第二、四字都用平声,违反了我们一开始就提到的逢双必反的规律。在七言中,就是把“仄仄平平平仄仄”写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比如《咏怀古迹五首》,几乎每一首都用到这种特殊句型。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 ????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 ????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 ????词客衰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 ????暮年诗赋动江关。 ????第七句是这种句型。 ? * * 其三百六十五天: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第七句还是这种句型。 * 入声字的判断 ?? 古诗所讲的平仄,是声调问题。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至宋末)汉字字音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简称“四声”。古诗所讲的“平仄”就是针对这古“四声”而归类的:四类声调归并为“平声”和“仄声”两大类,平声本身为一大类,仍称“平声”,或简称“平”;上、去、入声又合归为一大类,统称“仄声”,或简称“仄”。两大类简称“平仄”。   由于古“入声”属于仄声,所以现在读古诗词,不能把普通话读为阴平、阳平的字一概当作平声,因为它们中间混杂有古入声字。       * 现在辨别古诗字音的“平仄”声所要做的事,就是如何用现在的语音去辨别每个字的读音属于古代的平声还是仄声。大家总是简单地以为第一第二声是“平”,第三第四声是“仄”,其实这是不全面的。正确的辨认方法应该是:   一、用现在普通话念字,如果是上声、去声的,都是仄声。 * 二、用现在普通话念字,如果是阴平、阳平的,其中鼻韵母的字:an、ian、uan、üan、ang、iang、uang、in、en、un、ün、eng、ong、iong一定是平声。第一、第二声中非鼻韵母的字多数是平声,但有部分是仄声(即古入声字),如:鸭、接、耷、八、逼、拔、达、笛、白、食、直、吉、合等。    * 三、从上述第二点看,比较麻烦的是要在现在的第一、第二声非鼻韵母的字中辨别古入声字。辨别入声字可用如下一些方法:   1.阳平(第二声)字,只要不是鼻韵母(如上所述),则凡声母是?b、d、g、zh、z、j 的,是古入声字。如“拔、勃、得、笛、国、格、着、浊、杂、足、节、及”等。? ??? * 2.记住一些做声符的古入声字,如“甲、白、直、吉、合”等,凡是以这些字作声旁的字,也是入声字,如“鸭、押、匣、钾、呷、伯、泊、帛、柏、植、值、殖、洁、结、桔、佶、黠、颉、盒、拾、阁、蛤、颌”等等,因此也属于仄声。   ? * 3.也可以根据现在保留入声的方言来辨认,如粤语、客家话、吴语等,用这些方言来念,较短促而且尾巴不能拉长的便是,但要经过一定了解才能掌握。 * 4.只要把现在普通话阴平、阳平中的古入声字辨认出来(作仄声处理),其余的阴平、阳平字都是平声字。用上述的方法已经可以把混在现代普通话阴平、阳平字中的绝大部分古入声字剔出去了。如果还不放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查韵书,如《广韵》《集韵》《诗韵》《词韵》等,这些韵书都分别把平、上、去、入的字归类排列的。 * 入声字辨别规律 (一)凡b、d、g、j、zh、z六母的第二声字,都是古入声字。 (二)凡d、t、L、z、c、s等六母跟韵母e拼合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