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槽溢洪道的特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侧槽溢洪道的特点

第6章 河岸溢洪道 主要内容: 6.1河岸溢洪道的特点 6.2河岸溢洪道的类型 正槽式溢洪道 侧槽式溢洪道 6.1 河岸溢洪道的特点 溢洪道是水利枢纽中的一项主要建筑物,它泄洪起着保护大坝安全的重要作用。 设河岸溢洪道的原因: 1)土坝本身不能泄水 2)河谷狭窄,厂坝争位 3)坝身泄水能力不足,另设泄洪道(如支墩 坝等轻型坝) 6.2 河岸溢洪道的类型 1.按作用划分 可划分为: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 正常溢洪道的作用是:宣泄设计标准或校核标准情况下的洪水; 非常溢洪道的作用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保坝而宣泄超过正常溢洪道泄洪能力的洪水。 2.按流态划分 (1) 正槽溢洪道:溢洪道的泄槽与溢流堰轴线正交,过堰水流与泄槽轴线方向一致,是应用最广的型式; (2) 侧槽溢洪道:溢洪道的泄槽与溢流堰轴线接近平行,水流过堰后,在侧槽段的极短距离内转弯约90°,再经泄槽或斜井、隧洞泄入下游; (3) 井式溢洪道:水流从平面呈环形的溢流堰四周向心汇入,再经竖井、隧洞泄入下游; (4) 虹吸溢洪道:是一种封闭式溢洪道,利用虹吸作用,使水流翻越堰顶的虹吸管,再经泄槽泄入下游。 6.3 正槽式溢洪道 正槽溢洪道的基本特征: 溢洪道的泄槽与溢流堰轴线正交,过堰水流与泄槽轴线方向一致。 正槽溢洪道的优点: 正向进水,结构简单,水流条件较好,泄洪能力大,工作安全可靠,施工管理维修方便,因而得到广泛采用。 正槽溢洪道的缺点: 当两岸地势高,且岸坡较陡时,开挖方量往往很大。 正槽溢洪道的组成: 正槽溢洪道的组成包括引水渠、控制段、泄槽、消能防冲段和尾水渠(如图)。 6.3.1正槽溢洪道的位置选择 溢洪道位置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地形、地质、枢纽布置、施工、运行条件,通过几个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 1、地形条件:利用枢纽附近合适的马鞍形垭口,如无垭口可利用中缓的岸坡;在坡陡情况下,选用侧槽式。 2、地质条件:力争布置在较坚固稳定的岩基上,如土基应布置在挖方上,还须进行地基处理,如岩基有断层,破碎带等应摸清情况,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如风化层太厚或挖方过多会引起山坡坍塌,可考虑采用隧洞泄洪。 (3)引水渠的泄流能力 正槽式溢洪道的泄流能力,取决于溢流堰的形式、尺寸以以及堰顶水头。 为了提高溢洪道的泄流能力,引水渠中的水流应平顺、均匀,并在合理开挖方量下减小渠中水流流速,以减少水头损失。 通常引水渠中的水流流速不大于2~3m/s。 渠线越长,流速越大,水头损失就越大。 有时在山高坡陡的岩体中开挖溢洪道,为了减少土石方开挖,也可考虑采用较大的流速数值,例如碧口水电站的岸边溢洪道,其引水渠中的流速,在设计情况下选用5.8m/s。 (4)引水渠的渠底 引水渠的渠底,视地形条件可做成平底或具有不大的逆坡。渠底高程比堰顶高程低些。 渠底是否衬砌,应根据水流流速、渠底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当为了减小水头损失或保护渠底不受冲刷而需要衬砌时,可采用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混凝土护底等型式。衬砌厚度约为0.2~0.3m。 (5)引水渠的断面 进水渠的断面一般为呈等宽或做成从水库向控制段收缩的收缩型。与控制段连接处的底宽应等于溢流前缘宽度。 引水渠的横断面形状: 在岩基上接近于矩形,边坡根据岩体条件确定。新鲜岩石一般为1:0.1~1:0.3,风化岩石可用1:0.5~1:1.0。 在土基上采用梯形,边坡根据土坡稳定要求及有无衬砌确定,一般选用1:1.5~1:2.5。 引水渠沿水流方向的中心线在平面上最好呈直线,而且横断面最好以中心线对称,从而保证水流流态优良,避免产生涡流和横向流。当不得不设弯段时,其转弯半径应不小于4~6倍渠底宽度。 引水渠渠线也不宜过长。前沿库面应较开阔,不得有山头或其他建筑物阻挡。 (一)溢流堰的型式 溢洪道的型式:宽顶堰、实用堰、驼峰堰等。 溢流堰体形设计要求:尽量增大流量系数,在泄流时不产生空穴水流或诱发危险振动的负压等。 1.宽顶堰 宽顶堰是一种顶部宽平、堰高很小的溢流堰,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流量系数较低(约为0.32~0.385)。 由于宽顶堰荷载小,对承载力较差的土基适应能力强,因此在泄量不大或附近地形较平缓的中小型工程中应用较广。 2. 实用堰 (1)实用堰的特点 实用堰的流量系数比宽顶堰大,在相同泄流流量条件下,需要的溢流前缘较短,工程量相对较小,但施工较复杂。 大、中型水库,特别是当岸坡较陡时,多采用此种型式。 (2)实用堰的型式 堰面曲线分真空堰和非真空堰两种型式,通常多采用非真空型堰面曲线。 溢洪道中的实用堰一般都较低矮,单宽流量较大,因此溢流曲线较平缓,堰下反弧半径也可比溢流坝采用较大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