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大气探测学chpt1.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大气探测学chpt1

郑重致谢声明 在制作本课程多媒体教材中所用资料过程中得到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主任王强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主任李万彪博士、蒋浩宇同学、中国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宋连春局长、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网络站、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研究所马耀明等很多同志和单位的帮助,谨表示衷心感谢。 第一章 绪论 1.1 大气探测学的发展概况 1.2 大气探测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特点 1.3 大气探测学原理 1.4 大气探测学仪器 1.5 大气探测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1.6 大气探测学的发展趋势 1.7 复习思考题 2、大气探测概述 “气象探测,是指利用科技手段对大气和近地层的大气物理过程、现象及其化学性质等进行系统观察和测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大气探测是对表征大气状况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个别或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整理。 大气探测是大气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大气科学的基础,并使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独立学科,处于大气科学发展的前沿。 探测原理 直接测量:感应元件置于待测介质之中,根据 元件性质的变化,得到描述大气状 况的气象参数。包括现场测量和遥 测方式 遥感探测:根据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过程中信 号的变化,反演出大气中气象要素 的变化。可以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 遥感两种方式。 发展简史 气象要素定量测量阶段:16世纪气象仪器出现 高空探测发展阶段: 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探空 大气遥感探测阶段: 20世纪40年代后雷达卫星 现代大气探测是综合性探测系统的发展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点 空间范围广大 运动永无休止 影响因素繁多 运动状态复杂 基本特性和要求 准确性:反映测量值与真实状况误差 大小的程度 代表性:探测值代表一定空间范围 和时间段的平均状况 可比较性:不同测站和不同时间的 测量值能进行比较 大气结构特征 (对流层和大气边界层) 大气边界层和近地面层 大气边界层 大气与地面之间充分湍流化的气层 厚度约为1千米,随时间和条件变化 近地面层(常通量层,表面层) 直接与地表接触、受地面强烈影响的 气层厚度约为边界层的1/10 影响边界层的物理过程 辐射传输过程:短波辐射,长波辐射 热力传输过程:显热,潜热 动力作用:平流,垂直运动,局地环流 湍流运动:无规则,分类(机械、热力),特征,尺度谱,串级传递能量过程,湍流输送过程 局地环境对气象测量的影响 地理环境和地形 地表性质、建筑物 下垫面表面粗糙度 下垫面热力不均匀 城市环境 气象参数的波动性 M(t) = M + m’ 气象测量的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 代表性问题 观测场地的选择和仪器架设条件 对测量的影响 气象仪器的主要性能 灵敏度:单位待测量的变化所引起的 信号输出值的变化 精确度:测量值与实际值(真值)接 近的程度,可以通过仪器 误差值表示。分为系统性 误差和偶然性误差。 稳定性:仪器性能随时间的变化率 气象业务组织 基准气候站:一般300-400公里设一站, 每天观测24次。 基本气象站:一般不大于150公里设一站, 每天观测8次。 一般气象站:一般50公里左右设一站, 每天观测3次或4次。 高空气象站:一般300公里设一站, 每天探测2次或3-4次。 基准站计划布设Ⅰ型站 基本站计划布设Ⅱ型站 观测项目 观测项目 地面气象观测场 观测场四周空旷平坦,所取得的资料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经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