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海洋概述69.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概述69

第二章 海洋 第一节 海洋概述 海洋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于海洋的起源有多种假说。一种认为洋壳是原生的,地球形成初期大洋就已存在。另一种假说认为泛大陆分离时海底扩张形成了洋壳。还有一种假说认为熔融岩浆侵入地壳并溢出地表冷凝,因其密度大,导致其下伏地壳沉入上地幔,最终形成洋壳。至于海水,各种假说都倾向于来自地壳和上地幔的观点。 我们已经知道洋壳比陆壳薄得多,而大洋盆地是全球地势最低处。因此,要认识海洋的起源,就必须了解大洋化过程,即地壳变薄、洋盆形成和海水聚集过程。 地台型地壳(陆壳)是大洋化的最佳场所,冈瓦纳古陆上形成了印度洋,北美地台与冈瓦纳残片之间形成了大西洋,就是鲜明例证。此类地壳下界的莫霍面附近温度普遍高达500~C,水不断从地壳下部向上“泵出”,于是发生含水超基岩的脱蛇纹石化过程,古地台陆壳逐渐被改造成为深水盆地薄洋壳(5~7 km),这可能是大洋化的一种机理。第二种机理是大洋化区域原有温度较高,开始发生脱花岗岩作用。花岗岩质成分被带到新生地壳上部,即带到水中,因此被改造的地壳继续变薄。 地壳大洋化需要充足的能源。地幔的放射性衰变产生的热量正好提供了这种能源。地幔因放射性元素衰变而被加热,并以1.4亿~1.7亿年为周期发生熔化循环,形成于300—500km深处的熔融带逐渐上升,上部通过莫霍面而达到30 km深处,使陆壳下部也处于熔融状态。此时,地壳大量吸收热能,这些热能需经过1 000万-1 500万年才能释放到宇宙空间。熔融层上部沉降到莫霍面以下,直到50-80km深度处,大洋化才告终止。但地幔中的熔融区还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未熔玄武岩从地幔中溢流到洋壳表面,呈薄壳状覆盖于洋壳上。 在大洋化过程中,蛇纹岩中的结合水在550~C温度下上升到地表,成为大洋水的重要来源。如果温度达到550-700℃,台壳上部将发生选择性熔化,已经变薄的地壳的化学成分将进行再分配。放射性元素总量在地壳大洋化前后没有显著变化,古地台和大洋中的热流仍处于均衡状态。 二、海洋分布特征 三、海洋划分 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大洋。世界大洋分为四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南北最大距离可达17 200 km,其面积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一半。太平洋不仅最大,也最深,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1 022 m)即位于太平洋西部。大西洋位于欧、非大陆与南北美洲之间,大致呈S形,面积和平均深度均居世界第二。印度洋是第三大洋,大部分位于热带和南温带地区,其东、北、西三面分别为大洋洲、亚洲和非洲,南临南极大陆。北冰洋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之间,大致以北极为中心,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一个,所以有人把它看作由大西洋向北延伸形成的“地中海”。 从南美合恩角沿68ow线至南极洲,是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从马来半岛起通过苏门答腊、爪哇、帝汶等岛、澳大利亚的伦敦德里角,沿塔斯马尼亚岛的东南角至南极洲,是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从非洲好望角起沿20oE线至南极洲,是印度洋与大西洋的分界。北冰洋则大致以北极圈为界。 显然,洋的主体应该是指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较少受大陆影响,具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物理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的水域。但是,也有一些非常有趣的例外。我国东南沿海省份某些很小的海域也被称为洋,如广东深圳珠海间有伶仃洋,浙江温州湾以东有洞头洋,舟山群岛周围有大戢洋、嵊山洋、黄泽洋、岱衢洋、灰鳖洋、黄大洋、美鱼洋、大目洋、猫头洋,等等。这类水域名称反映了我国沿海人民对洋的早期理解,无碍于我们现在对“洋”作新的解释。 海洋分类 第二节 海水的组成和性质 一、海水的化学成分 二.海水盐度 (一)氯度和盐度的定义 海水运动使不同区域中海水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别减小到最低限度,因而其含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海水的这一性质是建立盐度、氯度和密度相互关系的基础。根据这一性质,可以通过任何一种主要盐分的含量估算其他所有主要成分的含量。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海水的主要溶解固体含量是稳定的,可以利用其中的一种元素作为衡量其他元素和盐度的标准。氯离子大约在海水的溶解固体中占55%,含量大且较易准确测定。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称海水的氯度。标准海水的氯度为19.381‰。知道了氯度,可按克努森式计算盐度: 盐度 = 0.03 +1.805 * 氯度 近年来国际上多采用S‰=1.806 5Cl‰的公式,精确度更高。 大洋盐度一般在33‰~37‰之间,因受降水、蒸发和入海径流的影响而发生区域变化。高纬区,雨量特别充沛的赤道带和有巨大河流入海的沿岸区盐度一般低于33‰,蒸发量很大的红海,则可达到甚至超过40‰。在南北纬度40o之间,赤道带附近盐度最低,而两个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