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了职业病危害因素.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生了职业病危害因素

课程简介 出台背景 《职业病防治法》概况 破解难题 职业病的概念 对概念的理解(认识上的误区) 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 职业病患病原因 职业病特点 病因明确,其病因就是接触了职业危害因素。 病因大多数是接触化学或物理因素,且接触量超过一定限度才能使人得病。 具有群体发病特征。在接触同样职业危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人数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可以预防,很难治愈。早期发现和治疗,部分可能好转或恢复,发现愈晚,疗效愈差,而且不少职业病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职业病具有隐匿性和迟发性的特点,危害容易被忽视。 立法目的 法律主体(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第二章:前期预防) 可行性论证阶段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三同时”制度落实 竣工验收前出具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与评价 法律主体(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第三章: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完善的制度与规程等 有效的投入,工艺的更新和无毒无害物质的替代 作业场所的告知、警示、监控与测量与接害人员的体检(三次) 健康监护制度、档案,工会参与监督与维权 法律主体(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控制疾病恶化,挽救残存功能(第四章:诊断与保障) 职业病人的治疗与康复 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 降低了职业病诊断的门槛 职业病鉴定过程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义务 企业所应履行的责任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等原始资料的收集。 对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评价的结果向劳动者公布,报安监局备案和网上申报。 保证资金投入,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等。 制定应急预案,备齐防护设施等。 劳动活动中标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岗位变更及时告知。 岗前岗中和离岗时的特殊体检以及在岗期间的防护知识培训。有职业禁忌的人员不得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企业承担的法律责任 劳动者申请鉴定时,企业应如实提供相关诊断和检测结果资料等。 拒绝提供的可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职业史、危害因素接触史参考员工自述进行鉴定、结论。 无证据否认职业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之间有必然关系的应诊断为职业病。 劳动者无法提供证据的,由用人单位提供,不提供的就承担不利后果。 确诊的职业病应向当地劳动部门报告,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后可直接告知劳动者本人。 疑似职业病人在诊断和观察期间费用由公司承担。职业病人除享有工伤待遇外尚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权利 防治方针、机制 Copyright ? Sieyuan Electri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Sieyuan Electric Copyright ? Sieyuan Electri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Copyright ? Sieyuan Electri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Sieyuan Electri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职业病防治法与前版的区别 新职业病防治法概况 企业所应承担和责任及风险 职业病及防治的特点 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权利义务 1 辐射快: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带来职业危害,职业病发病率的越来越高,发病形势越来越严峻。 2 传播广:由境外向境内、经济发达向欠发达地区、城市向农村、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转移。 3 危害大:职业危害对劳动者健康权益侵害问题的日益突出,从业人员防范意识维权意识的越来越高。 4 防治难: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劳动力流动性强,今后的职业病危害程度将远远高于生产和交通事故。 第二版:2011.12.31修改签发 第一版:2002.5.1实施 总则(1--13条) 1 前期预防(14—20条) 2 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21--43条) 3 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44--62条) 4 监督检查(63—69条) 5 法律责任(70—86条) 6 附则(87—90条) 7 1.诊断机构有权现场调查 2.可根据劳动者的提供和口述结合安监部门日常检查内容进行鉴定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卫生行政部门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1.可申请救助 2.单位提供不出证据的应承担不利后果 3.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难监管 难鉴定 难维权 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在职业病诊断中的责任,通过具体制度倒逼用人单位自觉履行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资料进而落实预防措施的义务。 按照方便劳动者、简化程序的总体要求,区别情况,运用劳动仲裁、行政判定等方式解决职业病诊断所需资料的争议问题。 新.老法的区别 职责强化 程序简化 制度保障 通过制度设置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