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控制理论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控制理论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从控制理论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控制理论”的简要回顾 二、从控制理论看转型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殊变量 三、犯罪变量模型: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一种范式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的司法统计上是指14 岁至18 岁未成年人犯罪 和18 岁以上至25 岁青年人犯罪。但在我国犯罪社会学领域,大多采 用了与之不同的年龄标准,将年龄界定在 12—25 岁之间。[1]从 70 年代后期开始,年轻的男女工人突然获得了一种自主的社会生活,不 再受家庭和工作单位的监督。[2]所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成长条件和成长环境在不断得到改善的同时, 也面临着一部分青少年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的严峻现实。据有关资料 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到“文革”以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并不突出。但 “文革”以来,青少年的犯罪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居高不下。据有 关资料统计,青少年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1991 年为 63.7%,1992 年为 61.1%,1993 年为 60.4%,1994 年为 58.3%,1995 年为 55.2%,1996 年为51.1%,1997 年为49.3%,1998 年为47.4% 。[3] 近年 来,25 岁以下的作案人员已经占到全部刑案人员的 70% 。如果以年 龄为变量,以占全部犯罪的比率为自变量,做一频次分布图,就可得 到一个正向偏态图形。所以,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转型期刑事犯罪活 动中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还呈现出犯罪性质暴力化、 犯罪成员群体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区域异地化、犯罪年龄低龄 化、犯罪手段职能化的特点。这已经严重危及到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 而且有蔓延的趋势。因此,青少年一直是中国社会最为引人注目的社 会角色和群体,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了理论工作者、政府决策部门以 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对转型期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汗牛 充栋,但是大多缺乏广泛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对预防和控制青少年 犯罪真正具有指导意义和操作性强的却不太多见。 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ies )历来是解释青少年犯罪行为产 生原因的重要范式。正如帕森斯所言:“秩序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规 范的控制才能实现。”[4]控制理论基本理论假设就是,驱使社会成员 (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进行犯罪行为的动机,是每个社会成员人 性的一部分,每个社会成员都是社会潜在的犯罪人;如果社会成员恣 意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必然走向犯罪;人们之所以犯罪,是由于抑 制或控制其不犯罪的资源力量薄弱造成。在众多的犯罪社会学理论流 派中,社会控制理论的发展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相伴相随,尝试 对控制理论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理论的整合对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这 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犯罪类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控 制理论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探究由来已久。因此在这里有必要对控 制理论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做一个简要回顾。 一、“控制理论”的简要回顾 在20 世纪,特别是20 世纪30 年代到60 年代,随着犯罪问题的 凸显,在世界上特别是美国涌现了大量从事犯罪社会学研究的学者和 理论流派。那么,怎样对这些人物和流派加以归类并归入控制理论范 畴就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一些中外学者对此纷纷展开研究。 综观现代西方犯罪学史,对“控制理论”的归类研究大致存在三 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控制理论只包括雷克利斯(Walter C.Reckless)和赫希(Travis Hirschi)的理论,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代表人 物是艾克斯(Ronald L.Akers);另一种观点却认为控制理论包括雷克利 斯和艾森克(Hans J.Eysenck)的理论,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内特勒 (Gwinn Nettler)和美国当代犯罪学西格尔(Larry J.Siegel);第三种观点 则认为控制理论应当包括比利(Arthur L.Beeley) 、赫希、赖斯(Albert Reiss)、托比(Jockson Toby)、奈(F.Ivan Nye)、雷克利斯等人的观点,持 这种观点的人包括赫希、佩尔弗雷(Wallian V.Pelfrey)等人;我国著名 犯罪学家吴宗宪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