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房寺镇历史文化简介.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房寺镇历史文化简介

房寺镇历史文化简介 一、房寺镇概况 房寺镇历史悠久,人文荟粹,交通便利,是一座有14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清朝时房寺属禹城县七都二里,八都一里、二里、三里及九都一里(在明清时代,县以下行政机构,实行都里制,在农村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里,十里为一都)。1945年12月属禹城县的房寺区,区址设在时庄;1948年5月属禹城县10个区中的5区;1950年5月属禹城县16个区中的11区;1952年1月-1953年8月调整后,禹城县10区1镇124个乡中的7区。1954年9月属禹城县8区1镇中的房寺区;1956年12月7区1镇中的房寺区;1958年2月24日全县建19个乡镇中的房寺乡;1958年9月10日全县改为11个公社中的房寺公社;1958年12月,高禹合县,房寺公社为高唐县的一公社建制。直到1961年7月,恢复禹城县建制,房寺公社仍为禹城县一公社建制。1965年3月31日全县调整为19个人民公社中的房寺公社;1984年4月公社改称乡(镇)中的房寺镇。2000年5月8日区划调整后的新房寺镇(禹城市唯一的中心镇)。 现在的房寺镇是山东省和德州市的重点中心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版图总面积140余平方公里,辖62个社区村,7万人口。耕地面积11万亩。2010年1-7月,全镇工商税收入库1.344亿元,工业投入7亿元,同比增长38%和40%,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均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房寺镇先后荣获“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示范点” 、“安全文明镇”、“社会文化先进乡镇”、“环境优美乡镇”、“德州市经济强乡镇”、“德州市党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2009年,房寺镇被确定为学习实践活动试点镇,并作为雷建国书记的联系点,先后有省委书记姜异康,原山东省委书记李建国,省委组织部长李玉妹、副省长王军民,德州市委书记雷建国、市长吴翠云等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到房寺镇指导工作。 二、房寺镇文化遗迹 (一)白塔院 白塔院(现为中心小学)位于尉庄、董桥以南,王李东北,老徒骇河西岸。据石碑记载,白塔院初号为“古法海禅寺”,大概是金元时改名“白塔寺”。元朝初年,来自河南的僧人了成率他的徒弟们将寺院翻修过一次;明嘉靖癸卯年(221年)寺里的僧人妙恒(禹城人),带头捐资并在社会上宣传吸纳资金,利用三年的时间在旧址上重建寺院,使其规模更大,建筑更宏伟了。此碑就立于新寺院建成时的明嘉靖25年秋天。 无历史记载的古槐树位于现学校后面硬路的东侧,高5--6米,树身只剩北侧一硬皮(厚10--15厘米),硬皮呈弧状(弧长1米有余),根据现树身的形状,可推测树身直径可达1.5米以上,周长约5米。就是这柄苍老的树皮支撑起巨大的树冠(直径约6米)。据于洪祥老人讲,建国初,学校做为信号的大钟,有3800斤(1958年大炼钢铁时毁坏),就挂在古槐向东南方伸出的一枝上,同样由老树皮支撑,不能不让人佩服大自然的造化及其神奇力量。 古树向北半米,有一棵同品种的槐树,有一搂粗(直径约半米),枝繁叶茂,人们把它与古树称为母子树,学校传达室的同志讲,每年春天子树比母树早一周发芽。 自明清至建国前期,白塔院香火一直很旺盛,几十名僧人,数百亩庙地,车马农具一应俱全,几十里地以外的信徒到此烧香拜佛的、许愿还愿的绝不少见。每年春天的庙会更是热闹非凡,一般庙会时间安排在麦前,会期4--5天。介时,说书的、唱戏的云集此处,各类农产品、牲畜、用具都上市交易,饱子铺等服务行业也布置在显眼的地方。庙会成交额一般较大,对促进地方民族融合及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原白塔寺的规模比目前学校的院子还要大,分东西两个院子。东边的院子略小于现学校,南北长约80多米,东西宽50米,进得南门(山门)是一个前院,东西各有厢房3间,院正中有硬路(砖铺)通往北边的大殿。古槐树就在硬路的西边,距大殿所在的高台(约高出地平面1.2米)4-5米。大殿名为大佛殿,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8米,高约10多米,有三大间,门庭廊沿雕梁画柱。进得殿门,哼哈二将列两旁,浓眉大眼,形状怪异;殿中央为释加牟尼,有4米多高,安祥地坐在高台(底坐)之上;殿周围有18罗汉,形态各异,像貌逼真。 西院与东院毗邻,有梢门相通,位置稍靠前,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20米,有北屋4间,西屋5间,是僧人饮食起居之地。 1943年地方绅士区长段仁升(原大程乡曲庄人),主持在白塔院建立高级小学,成为周围几十里内最早的高级小学。解放战争中(1945年)学校停办师生解散(因是敌伪势力所建)。1950 年春,继安仁完小、郝屯完小建成之后,在时任禹城县长的大力协助下,经洛北专区批准,正式建立“白塔寺小学”(石屯区完小),首任校长于洪祥。 1950年秋,因大殿成为危房,于洪祥校长上报县文教局,经批准把大殿拆除。原位于寺院硬路两侧的石碑(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