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我能感觉到到了桥的那一边,就是我的归宿了。但有一次还梦到过是要到那里暂时当尼姑,等躲避开这一段,爸爸回来好团聚。有过几次遇到流氓的经历,其实让我对男性觉得有些厌恶。我的恋父情节确实挺重的。我找的男朋友是我崇拜的对象,可后来我发现我们性格上有那么多不协调的地方。每次妈妈歇斯底里发泄的时候,我与爸爸虽然不说话,但内心必定是相互同情的,因此与爸爸的感情,虽然没有 梦者希望与父亲结合(在桥上),排除母亲。但这种欲望是被超我禁止的,于是首先出现了投射——不是我爱父亲,是父亲爱我,所以超我的化身(敌人)要来追捕父亲。与此同时出现了与母亲的认同,与母亲一起离开力比多丛生之地(河上的桥),躲进了寺庙(一处没有力比多的地方)。如果梦中母女俩下了桥,则满足了两个愿望;一个是无意识中超我的愿望——惩罚的愿望,一个是攻击性的满足,自己与母亲的同归于尽。但梦还要满足本我的愿望,所以寺庙的后面还有如大山般沉默的父亲。(梦者原话:爸爸很疼我。……爸爸不爱说话……)这是一个欲望冲突的梦,一方面是恋父的冲动,一方面是压抑冲动后的焦虑。  3、移情分析 所谓移情是指病人将过去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在对现实进行反映时总是不可避免地夹杂有过去的经验与情感。 因为移情是在潜意识领域发生的,因此关注病人的移情是了解其潜意识活动以及其人格特征的有效途径。 一般可分为:①正性移情,如依赖、顺从、爱恋等;②负性移情,如气愤、憎恨、攻击、不信任等。 在治疗过程中,移情是必然会发生的,医生无法凭空制造病人的移情,移情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精神分析中,治疗师关注移情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通过移情,可以使病人潜意识的冲突、痛苦等得以重现; ②移情是医生了解病人潜意识的重要线索; ③移情是医生治疗病人的重要手段。因为当病人了解了自己的移情,并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投射时,就会逐步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把握好现实的关系,达到领悟与“修通”。 “移情神经症” 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病人对医生产生了移情,其力比多投注到医生身上,结果使病人原有的病情减轻,甚至发生了奇迹般地的好转。这往往发生在治疗的开始阶段,当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与蔼可亲,使病人感到有所依赖时,往往都会发生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蜜月期”。 某高校女老师,患有恐惧症,在讲课时不能自制,由此来求治。经心理医师对其给以精神分析,患者症状大为改善,其基本已能平静地在学生面前上课了。她自述所以有进步,是因为时时想到心理治疗师的鼓励,自以为心理医师就在台下听自己讲课,于是能自如。这是某著名心理医师早年的一个病例,他自述那时从业未久,还没有经验,于是听了病人的叙述后,立即指出,她其实是陷入移情中欺骗自己,病人听医生说破此点,遂气急败坏,不再来治疗,症状又复如初。 * * 4、催眠 * 门厅,走廊,幽暗的卧室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至关重要的假设:如果意识中存在着不连续性——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但却不能说出或解释——那么“填补这些空隙”所必须的相关心理过程必定是潜意识的。 * 本我最原始,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我与超我,新生儿只有本我,它由基本的生物冲动(驱力)所组成,包括吃的需要、排泄的需要、逃避痛苦及获取性的快感的需要,本我追求这些冲动与需要的直接满足,快乐原则,趋乐避苦,趋利避害。 儿童很快就会发现上述驱力不可能立刻得到满足,必须等到有人提供食物,饥饿方能解除,有些冲动如玩弄生殖器会招致父母的惩罚,他慢慢发现需要考虑情境的现实性,这样人格的新部分自我就发展期来了。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比较圆滑,本我的要求除非条件允许,否则就要推迟满足,或者换一种现实可以接受的方式满足。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决定着什么行动是合适的,哪一种本我的冲动可以满足及以什么方式满足。自我在本我的要求、现实世界与超我的要求之间起一种调节或中介的作用。 人格的第三个部分是超我,它代表着内化了的社会价值观与道德观,是由父母与其他成人教育给儿童的。超我实质上体现了个人的良心,用来判断行为的正确与否。是对父母的奖励与惩罚的反应,我们常说父母要教给孩子是非对错的观念,其实就是塑造超我。最初,父母用直接的奖惩手段控制儿童的行为,慢慢随着父母的标准渗入了儿童的超我,儿童开始凭借自身的力量来控制行为。儿童不再需要别人来告诉他偷东西是错误的,他的超我会告诉他这一点。如果本我违背了超我的准则,就会产生罪恶感,焦虑,即良心不安。超我低了不好,低了行为缺少约束,想干吗就干吗,可能会放纵,甚至犯罪,如反社会。太高也不好,父母道德标准过于严苛,使超我过于强大,道德焦虑,李寻欢,太累。 超我的主要功能有三个:一是抑制本我的各种冲动,特别是性方面或者攻击与侵犯性方面的冲动,因为这两方面的冲动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甚至要受到谴责。二是说服自我,以道德完善的追求代替物质或其他实物满足的追求。三是力求完善的境界。超我有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