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民风民俗.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洋淀民风民俗

白洋淀民风民俗   花罩 春季开河以后,一直到深秋,在白洋淀广阔的淀面上。人们常常看到一个个壮实的渔家汉子,驶一只小三舱,用一根长长的杆子击打着水底。杆子的底部稍大于杆子,船头稳稳地放着一张用竹皮编织成的花罩。一边击打着水,一边用双脚左右晃船,一旦发现水面翻浑,立即停船,拿罩,伏身,扣罩。这一连串的动作做得迅速、准确,真是巧妙得天衣无缝。接下来,那粗壮的渔家汉子便伏身船头,左臂按罩,右臂入水摸鱼,不大时间,一条活蹦乱跳的鱼便被擒出水面,扔进舱里。这,便是白洋淀渔民用花罩晃浑捕鱼。 其实,用花罩捕鱼更为壮观的场面,还得数群罩围捕,也就是渔民所说的“坎罩”,这种花罩捕鱼,一般十几个人为宜。地点多选在水深60厘米左右的水面,十几名渔民每人一只船,每人一张罩。开始捕鱼时,十几个人同时下船趟水,或是一字形排开,或围成圆形,边趟水边前行。鱼受惊后纷纷逃窜,水面泛起一个个浑花。有时,被惊吓的鱼忙乱地向罩上撞去,下罩人凭手的感觉,便知撞罩的鱼是大是小、若是鲫鱼便连续向一个方向撞去,若是黑鱼、鲇鱼,便会顺罩滑行,继续撞罩。渔民探身下罩,连续沿鱼逃的方向抓捕,根据鱼的种类,采用不同手法。这时,在这块坎罩的水面上,只听得“嚓、嚓”的不停的扣罩声,此起彼伏,间或夹杂着捕捉到大鱼后的欢呼声、呐喊声。渔民捕捉到大鱼后,一手抠鳃,一手攥紧鱼身,鱼鳞在阳光下闪亮,鱼尾在空中频频摆动。这个热热闹闹的捕鱼场面,给白洋淀增加了几分生气,给旅游观光的游人们又增添了几分乐趣。      巧手织云锦     白洋淀的席素负胜名,以产量多、质量好、销路广闻名全国。1981年在白洋淀附近发掘的容城上坡遗址中就有苇席痕迹,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据《安新县志》记载,唐宋时期,白洋淀苇席已作为土特产品上贡国家。唐朝时上贡“席三千领”,宋朝时上贡“席二千领”,足见白洋淀苇席生产历史悠久。据统计,白洋淀席年产量在六百万领以上,远销日本、加拿大、新加坡,不难看出白洋淀席对经济建设所起的作用。       说起白洋淀,人们自然会起到著名作家孙犁在他的名作《荷花淀》一文中那段脍炙人口的描写:“……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段描写可以使我们看到质地柔韧、色泽洁白的白洋淀席那诱人的魅力了。 织席的第一道工序便是解苇,而解苇的工具除了比麦镰镰头要小的解苇刀子外,便是解三劈、四劈苇的“串子”了,那是一种约二寸多长的圆筒形的工具,里面嵌有三至叫片刀片。苇子从这面进上,再从那面出来时,已经魔术般地变成三劈或四劈了。         清晨,“嘎啦啦”,扎苇场传来的碾苇声和“咯咯咯”的织席姑娘笑声,与芦苇荡里“喳喳吱吱”水鸟的欢叫声融汇在一起,掀开了水乡一天开始的篇章。勤劳的白洋淀女人们,将昨晚用水润过的苇眉子用石碾过。苇要碾得柔韧,根部要多碾一两次,既不可碾得太过,以免把苇子碾酥了;也不能碾得火候不到,那样苇眉子太硬,织席时就容易折断了。碾好后,把苇按长短投出长苇、二苇、三苇,分别用来织席中央和席角。等到太阳刚从大淀里钻出个火红圆脸的时候,织席女人们早已三三两两地凑到村边柳阴下、空场上,开始了一天的编席。女人们用纤细的手熟练地挑起苇眉子,得心应手地编织着席花。那苇眉子在她们怀中跳动,真的像淀上银色浪花起伏,像一条条打跳的鱼儿在水面上连续跳动。她们用不着像刚织席的生手那样背着口诀:“隔二、压三、连排四……”;也用不着盯着席花,担心席缝的疏密。即使在夏天,那炎热的空气也仿佛被淀水吸收。在村边柳阴下的空地上。织席女一边和女伴说笑,一边编织着白云般的席片。水乡女人传统的结网、织席、打箔等单一的生活方式,如今早已被多种经济发展的模式所代替。尽管这样,而织席仍然占据着不少水乡女人的心。她们割舍不下自己的手艺。在这花样百出的席片上,寄托着她们对家乡热爱的情感,也尽情享受着大自然慷慨的赐予,享受着人们辛勤劳动的和谐情趣,欣赏着那一领领灿若云锦的白洋淀席。 白洋淀拖床 冰床为白洋淀特有的冰上运输及生产工具。体积小、挪移方便,行使速度快,转变灵活,坚固耐用。床体底部需开通较长的窄槽安装冰刀,尤其重载转弯时,冰床左右摆动频繁,冰面对冰刀的侧压力很大,要求冰刀安装必须牢固,故床体须用木材坚硬的槐、榆木制造。体长2.7米,宽0.4米,高0.25~0.3米。形似木梯。操作者两脚分开立于冰床后端,双手持蒿丫子(木柄工约2米,直径4厘米,上端安有12厘米长小横把,下端安装钢制带钩的枪头),从两腿中间由前后下方用力使枪尖顶住冰面,靠冰的反作用用力推动冰床前行驶。     冰床用于客运时须在上面铺上茅苇或高粱杆等物和细绳打成的窄箔(俗称排子)供人乘坐,或放货物。若装浮载(上载)则需先搭好架子。如装芦苇时,先在冰床前后各横一根两头上翘的木杠,其两端各搭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