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及其思想史意义
2008年第1期山东社会科学No.1总第149期SHANI)0NGSOCIALSCIENcEsGeneralNo.149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及其思想史意义贾未舟(广东商学院思教部,广东广州510320)[摘要]《中庸》中的“尊德性而道问学”是中国哲学“为学之方”的经典表述,以后的朱陆之辩在语言学上实际上是出于对“而”字解读的不同。从义理上看,则是自孟子、荀子以来在认识论上“先验论”和“经验论”的分野,也和自张载以来知识论上的“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相关,这种为学工夫论之争也是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代表的哲学本体论分歧在方法论上 的反映。但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本质上讲是一致的,不是本末之争而是孰先孰后孰重孰轻之 争。关键在于二者所理解的知识仍是“道德知识”,最终都仍是落在修身成圣这一目标上,这 也和中国哲学德性至上的大传统相符。[关键词】尊德性;道问学;为学之方;知识;认识;思想史[中图分类号]B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8]01枷9—05印证天理。所以他不同意“一理通而万理通”的说法,主张为学格物穷理,为学有渐,积累而贯通。他 “尊德性而道问学”,语出《中庸》第二十七章:说:“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也。”【2】(第二十七章’在朱熹看来,《中庸》篇所表述的“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篇在此问学”的五个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谈到君子所应具有的秉性,君子不仅要发扬天赋的之,笃行之。”任何一点都是必要的,都是不可省略 善的德性,而且要努力学习道德知识,只有把二者结的,依此序而渐进的,朱熹为此作诗日:“旧学商量合起来,固有的道德天性才能发扬光大,才能达到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3】(棚’朱熹意思是说无“中庸”的至德境界。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庸》中论是旧学还是新知,都要靠“商量”和“培养”方能解读日:尊者,恭敬奉持之意,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邃密”和“深沉”。正理。道者,由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与朱熹相对,陆九渊则把“尊德性”放在首位。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二所谓“尊德性”,就是“先立乎其大者”,以“立志”、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尊德性与道问学均为“为学“知本”为先。他认为,只有首先明确为学和做人的之方”,此解释大抵无误,后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目的,才能读书应物,这样方能做到:。自立自重,不论争,“道问学”与“尊德性”便演变成为学方法的二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4)‘套三十五’在陆九渊看来,若分。据与会者记述其大略: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不知仁、义、礼、智、信等德性之尊,不先存心而极乎晦之意,欲教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道体之大,学问就失去了根本,正所谓:“既不知尊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畚三十四’他强调在道德行为太简,陆以朱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o[I】(暑三十六)为之前必须先有目标和方向。否则就会误入歧途。朱熹认为必须以“道问学”为先为重。所谓“道他说:“未知学,博学个甚么?审问个甚么?明辨个问学”,即“即物穷理”,泛观博览,然后归之于约。甚么?笃行个甚么?”“学不见道,枉费精朱熹认为,只有多读圣贤书,多应接人伦物理,才能神”(桩十四’这表明,不知学问的目的,所谓“博学”、收稿日期:2007—11—08 作者简介:贾未舟,广东商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万方数据“审问”、“明辨”.“笃行”必然迷失方向。他称朱子谓朱子偏于道问学,故为陆氏之学者,攻朱氏之近于 为学为“支离”,自己为“易简”。陆子为此而作诗支离;谓陆氏之偏于尊德性,故为朱氏之学者,攻陆曰:“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竞浮沉。”[I】(誊二十五’氏之流于虚无;各以其所倚重者,争其门户,是亦人 陆九渊还把自己的为学之方称为“减人底”,而把朱情之常也。坩【副实斋两度用“偏”字,显示出朱陆尊德熹的叫做“添他底”:“某读书只看古注,圣人之言自性与道问学之争只是有所侧重而已。明白。且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是分明说你入便黄宗羲又在‘宋元学案·象山学案中有言:孝,出便弟,何须得传注。学者疲精神于此,是以担“象山先生之学以尊德性为宗,同时紫阳之学则以子愈重,到某这里,只是于他减担,只此便是格道问学为主。宗朱者诋陆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物。”[1】(考兰十五)“今之论学者只是‘添人底’,自家只是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炭矣。”【‘1但本质上‘减他底’,此所以不同。’’【1】‘誊三十眄’讲二者实是:“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二子为学之方之分歧,遂成学界公案。《中庸》孟,即是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尊德性而道问学”中的“而”从语法上分析可有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UML和RUP的软件开发实例分析.docx
- 基于WebGIS的铁路大客户货流系统的应用研究.docx
- 基于web跑步社区交流网站毕业设计答辩.ppt
- 基于WordNet的藏文语义词典半自动构建方法研究.docx
- 基于_SVR的JPEG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docx
- 基于专车定价薪酬定制和预测投放数量的优秀数学建模论文.docx
- 基于个性化脉搏波传导参数的连续血压测量方法研究.docx
- 基于两电平级联的柔性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策略研究.docx
- 基于不同溃口形态的尾矿坝溃决泥浆流动特性试验研究.docx
- 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混业发展模式和风险研究.docx
- 2025年重庆市自贡市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完美版.docx
-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精华版.docx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原因分析及对策.pptx
- 医疗机构内部质量控制策略.pptx
- 2025年重庆市泸州市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docx
- 2025年重庆市资阳地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重庆市眉山地区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测试题汇编.docx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5年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a4版.docx
最近下载
- 摩托罗拉XiR_M3688_ServerManual维修手册.pdf VIP
- 奥西替尼杂质研究总结.pdf VIP
- 2024《格兰仕电器公司成本管理问题调查研究》8600字.docx VIP
- 中小学英语教师语音语调训练.ppt
-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知识培训.pptx VIP
- 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pt VIP
-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综合探究二)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pptx
- VW75210-2 2011 (LV216-2) CN-电动汽车的高压屏蔽电缆要求和试验.pdf VIP
- 2022版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人工智能在邮政业的应用前景.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