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度如皋市实验初中第一次阶段测试
八年级物理试卷
(友情提醒:所有答案请作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视为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2003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更方便 B.太空中的环境噪声太大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2.3.
4.每年辞旧迎新之际,在剧院举办迎新年音乐会,乐团优美的演奏为观众献上了盛大的“听觉宴”.观众能够分辨出多种不同的乐器,依据乐音的特性是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音频率范围
5.如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B.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发音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6.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 )
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
7.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8.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的音调相同 B.乙、丁的音色相同
C.甲、乙的音调相同 D.丙、丁的相同
9.“学物理,爱生活” 小对生活常态进行的下列估测与事实相符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约80℃ B.的温度是0℃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 D.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23℃
10.在图中,正确描述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11.如图所示,游泳爱好者亮亮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由图可知( )
A.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停止水分的蒸发
B.主要是因为吹来的风是冷的,所以人感觉到特别冷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感到寒冷
D.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在液化时吸收了大量的热
12.闷热的夏天,从电冰箱里取出一块用塑料袋封装好的冻肉放在台秤的秤盘中,过一会儿,此秤的示数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14.阿花在夏天用同样多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绿豆汤,结果是 ( )
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饮料瓶容易接触[来
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比水多一个熔化吸热的过程 D.两者效果相同
15.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的是( )
A.初春,面冰 B.夏末,叶上“露珠”
C.深秋,枫叶上 “霜” D.,
16.萍萍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7.中央二台有一档节目“是真的吗?” 某次求真活动中,实验员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表层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这种物态变化相对应的图像是( )
18.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 凝华 B.凝固 汽化C.汽化 液化 D.熔化 液化19.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成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