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刘禅的治国举措及其成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蜀汉刘禅的治国举措及其成因   摘 要: 在传统观念下,刘禅被定型为“扶不起的阿斗”。历史上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治理蜀国卓有成效。史载他的性格软弱,但在治国理政中却展现了成熟稳重的一面。文章从他用人、理政的措施,分析刘禅政治上卓有作为,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蜀汉 刘禅 治国   引言   三国历史,历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研究,成果丰硕。如研究刘禅个人形象及评价的有管维良的《刘禅昏庸说质疑》,文章充分肯定了刘禅的施政措施,并强调他并非昏庸无能,而为“仁敏”“爱德”的“明主”。罗开玉、谢辉在《三国蜀后主刘禅新论》中认为刘禅在位长久,能够任用贤能之才,偏安川蜀,保全蜀汉基业,也是卓有作为。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为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学术界对此研究较为广泛,但对刘禅的研究一直受传统观点的影响,鲜能全面评价刘禅。   一、刘禅的生平   刘禅,字公嗣,涿郡涿县人,生于207年,刘备的长子,史称蜀后主。刘备称汉中王时,立为王世子。221年刘备称帝,册封为皇太子。章武三年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五月,十七岁的刘禅继承父位,至263年蜀汉灭亡,其在位时间共四十一年。晋泰始七年,病逝于洛阳,享年六十五岁。   (一)诸葛亮辅政时期。   古代君臣间能做到充分信任,并不多见。刘备自称与诸葛亮是鱼水关系,但刘备并非事事都能听取诸葛亮的意见。在刘备看来,诸葛亮的确是济世安邦的人才,但害怕他觊觎蜀汉政权,在临终时用模糊语来进行试探。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刘备交代刘禅对待诸葛亮要“事之如父”。而刘禅比刘备更高明,他深知诸葛亮是治世之能臣,年轻继位后刘禅坚决执行遗嘱,所有的军国大事都交与丞相管理。《三国志?后主传》载:“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二)刘禅亲政时期。   刘禅实乃聪慧有能之君。《三国志?杜徽传》载:“朝廷今年始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晋书?李密传》载:“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这些都证明刘禅并非昏庸。刘备托孤时给刘禅的遗诏中说:“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①诸葛亮绝非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之臣,刘备也非喜以虚辞之君。这些都证明刘禅并非是无能的人。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领益州牧,将整个蜀汉放心交给他来打理。   刘禅敢于纳谏,又坚持原则。董允“处事为防制,甚尽匡救之理”②。他针对“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的情况进行劝谏,刘禅为之改正。“时后主颇出游观,增广声乐。”③谯周上疏,刘禅亦从之。诸葛亮故后,李邈上书指责诸葛亮“身仗强兵”④,刘禅大怒,将李邈处死。尽管李邈所言在理,但刘禅却能明辨是非曲直,不因他人妄言而盲目决断。《能改斋漫录》载:“蜀先主庙在成都锦官城外,西挟即武侯祠,东挟其后主祠。”有祠就会有刘禅的塑像。这与刘禅治理蜀汉呈现出清明政治,统治秩序稳定是分不开的。   (三)皇权衰落时期。   刘备在遗诏中要求刘禅:“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⑤诸葛亮还亲自抄《管子》、《六韬》等书给刘禅阅读。除此之外,刘禅还努力掌握其他技能。据《寰宇记》载:“学射山,一名斛石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禅于此学射。”刘禅从各方面提高素质,可见他是有志于治道的。然而刘禅后期任用宦官黄皓弄权于内;姜维连年北伐为黄皓所嫉致使姜维长期领兵驻外,加剧了蜀汉政权的内部危机,终致钟会、邓艾有机可乘,灭亡蜀汉。   二、蜀汉刘禅的治国举措   刘禅在位期间,任用贤能、与民休息、制衡大臣,使得蜀汉基业得以延续和稳定发展。   (一)羁縻政策平定南中,再图北进。   刘禅在军事上表现为先立足巴蜀之地,注重防守后再图北进。诸葛亮曾提出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西取益州,积蓄力量,伺机统一。北伐曹魏都要由刘禅的批准方行,说明刘禅并不满足偏安巴蜀,也胸怀统一之志。在诸葛亮执政时期积极支持诸葛亮南征北伐。诸葛亮率军队南征,七擒孟获,实施“和彝”政策,任命李恢、王伉、吕凯为南中诸郡守,孟获为御史中丞等加强在南中的统治。   在北伐的??题上,刘禅也非常理智。诸葛亮急于北伐时,他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司马懿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又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贸然前进攻魏,曰“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⑥使得蜀汉在北伐时稳中求进。   (二)政治手腕独到,亲掌朝政。   刘禅为防止臣子权力太重,于诸葛亮故后废除丞相制度。他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任费?t为大将军,主管军事兼管行政,把相权一分为二,相互制衡。蒋琬去世后,刘禅自摄国政,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亮”⑦的局面。   连年北伐致使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