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际CPR与ECC指南会议简介.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CPR与ECC指南会议简介

国际CPR与ECC指南会议简介    心肺复苏的历史 800-BC Elijah 口对口地救活了淹溺孩子。 我国的心肺复苏悠久历史 东汉张仲景著《金匮要略》 (约145-208) 晋·葛洪《肘后方》 (284-364) 隋·著名医学家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581-682) 清代胡其重《急救危症简便验方》(1673) 叶廷荐的《救急备用经验汇方》 程鹏程的《急救广生集》 现代心肺复苏的发展 In 1956, open chest massage and defibrillation was reported by Beck et al (JAMA 1956;161:434). Tha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a life-threatening arrhythmia after AMI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In 1960, closed cardiac massage and defibrillation were accomplished. 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 Dr. Safar Prof.Kouwenhoven 心肺复苏指南的历史 1974--Standard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and emergency cardiac care (ECC). JAMA.;227(suppl) 1980--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and emergency cardiac care (ECC). JAMA.;244:472–476, 1986--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and emergency cardiac care (ECC). JAMA.;255:2954–2973 1992 – AHA CPR指南 2000 – 第一部国际CPR及ECC指南 正式发表 2005 – 修订CPR及ECC指南。 2005国际CPR及ECC指南同于2000强调遵循科学循证的基本原则。 查寻已发表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评价推荐指南内容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认真评估每篇文献采用研究设计和方法,分为:优质、好、一般、差、不满意不同等级。            文献研究结果及统计意义 2D:研究内容的交叉表评价 确定推荐方案的循证等级 2005与2000指南主要区别 发表一个国际的复苏科学共识; 不同地区和国家建立本土化的指南。 BLS—的有效性 1. 心脏按压/通气比率; 2. 除颤中分析心律与电击所占去的按压时间。      指南2000中制定: 心脏按压频率为100次/ min, 单人或双人CPR,心脏按压与通气比率均为15:2.           2005会议提出,人工通气(2次用16s)时间太长,事实上难以完成100次/ min的心脏按压。 建议按压/通气比为30:2 抬开手停止时间过长主要是花在通气(2次通气15 s)和电除颤上(3次1 min 40s)。 1992年AHA曾制定连续3次电击是基于单相波除颤,双相波应用改变了除颤的效率。 有研究显示, 200 J单相波除颤的首次电击成功率为66%,360 J为73%。 双相波除颤仅用150 J首次成功率为92%,200 J为98%。 不同能量单相、双相波除颤效率比较 单相、双相波除颤效率比较 心前叩击转复 指南2000未提及此法,有专家提出心前叩击在患者确定为心脏骤停,患者无脉搏,却又不能立即行除颤,此法不失为一种适宜急救方法(IIb类)。 指南新的建议 如无头颈部损害,开放气道应采用抬颏-仰头方法(II b类,证据水平3级)。 如可视见有液体、固体物阻塞无意识患者的气道时,可采用手指清除法(不肯定,证据水平5级)。 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 缓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