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 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理由
常见较易形成喷泉实验组合 ◇收集的氨气不纯或较少 ◇收集氨气时烧瓶潮湿 ◇烧瓶装置气密性不好 ◇导管过长 ◇其他 铜陵发生液氨泄露事故 据新安晚报消息: 2007年4月8日早晨,一辆装有22吨液氨的槽罐车,在铜陵市某地发生泄漏,?槽罐喷出的白色气柱有四五米高,发出的“哧哧”声一里开外就能听到,现场被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所包围。事发地点距离长江的直线距离仅500米,很有可能导致长江污染,须及时处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 2007 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理由是他发现了哈伯-博施法合成氨的作用机理。 1918 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1 年,卡尔·博施因为改进合成氨方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必修一 第四章 第四节 2004年4月21日 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液氨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液氨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厂区内寒气逼人。 阅读材料思考:氨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寒气逼人。 一、物理性质: 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氨易液化→“液氨”,常作致冷剂 喷泉实验 极易溶于水(1:700),水溶液叫“氨水” 现象 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液体呈红色 喷泉 烧杯中溶液C 滴管中B 瓶中 气体A HCl HCl NH3 NH3 H2O NaOH H2O H2O 石蕊 酚酞 酚酞 FeCl3 红色 红色变无色 红色 红褐色 —a —b b c 喷泉实验失败的原因 二、化学性质: 1、氨气与水的反应: NH3+H2O NH3·H2O NH4++OH- NH3·H2O == NH3↑+H2O △ 思考:氨水中存在哪些分子、哪些离子? 分子:NH3、 H2O 、 NH3·H2O(主要) 离子:NH4+、OH- (H+) 所以氨水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NH3·H2O! 2、氨气与酸的反应: NH3 + HCl = NH4Cl 为什么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 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不接触就 能放出白烟? 浓氨水遇浓硫酸也会产生白烟吗? 写出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铵盐: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铵盐 NH4Cl 、(NH4)2SO4 、NH4HCO3 、 NH4NO3 常见的铵盐有那些? 一、物理性质: 都易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分解 (1) 挥发性酸的铵盐: 『实验』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H4Cl ,加热,观察现象。 NH4Cl==NH3↑+HCl↑ (NH3+HCl=NH4Cl) 注意:(不是可逆反应也不是升华,假升华现象) NH4HCO3 ==NH3↑+H2O+CO2↑ 注意: a:NH4NO3的分解时可能发生氧化还原还应,产生复杂产物(如:N2O、N2、 NH3)。NH4NO3在受热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要注意使用时的安全。 b:NH4I受热时会有紫色气体产生。 NH4NO3==N2O↑+2H2O (170℃~260℃) 2NH4NO3==2N2↑+2O2↑+4H2O (300℃)(硝酸铵炸药爆炸原理) NH4I==NH3↑+H2↑+I2↑ (2)不挥发性酸的铵盐: (NH4)3PO4==3NH3↑+H3PO4 (NH4)2SO4==NH3↑+NH4HSO4 思考:铵盐可用作氮肥,在农业广泛使,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化肥在保存和使用上有什么讲究? 密封放在通风阴凉处,使用时埋在土下并及时灌水 2 、铵盐跟碱反应: 铵盐和碱反应生成了氨气 NH4NO3+NaOH==NH3↑+H2O + NaNO3 (NH4)2SO4+2NaOH==2NH3↑+2H2O + Na2SO4 练习:(NH4)2SO4+Ba(OH)2== 2NH3↑+ 2H2O + BaSO4↓ NH4Cl+NaOH == NH3↑+NaCl+H2O(浓溶液) NH4Cl+NaOH == NH3·H2O +NaCl(稀溶液) 观察以上各反应归纳出铵盐和碱的反应规律: 规律: 所有氨盐遇碱共热都可以生成氨气。 氨盐+碱——氨气+水+新盐(加热时) 或 氨盐+碱——一水合氨+新盐 利用这个规律我们可以检验什么吗? 实质: NH4+ + OH- == NH3 ↑ + H2O △ NH4+ + OH- == NH3·H2O 从氮元素的化合价考虑,氨还有哪些性质? 4NH3+5O2 == 4NO+6H2O 催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