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的开发利用与近代陕西工业的发展.pdfVIP

煤炭的开发利用与近代陕西工业的发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炭的开发利用与近代陕西工业的发展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NO.2.2009 煤炭的开发利用与近代陕西工业的发展 徐占春 (江西宜春学院政法学院,江西宜春, ) 336000 摘 要:能源问题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比较复杂。 由于中国的能源结构一向以煤炭为主,本文通过对近代陕西 煤炭开发利用的考察,分析煤炭业与陕西近代工业发展的联系。 关键词:近代陕西,煤炭开发利用,工业发展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他的能源生产和消费 量大致是成正比的。 在近代中国的工业生产中,煤炭一直是主要的动力能源。 陕西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且开发 历史悠久,与近代工业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一、陕西煤炭资源和开发的历史 陕西地处中国大地构造的重要部位,昆仑 秦岭纬向构造带横贯陕南,贺兰 六盘经向构造带由宝鸡以西通过,北 -- -- 部为伊陕盾地,南部为秦岭构造带,特殊的地质环境与长期的地质演化,形成了陕西独特的煤田地质特征,聚煤期 早,含煤地层多,煤田分布广,煤种较全,品质优良,煤炭储量居全国第四位。 陕西北部的五大煤田,面积大,煤层稳 定,构造简单,富集了全省煤炭储量的99% 以上;陕南的众多煤产地,面积小,煤层不稳定,构造复杂,煤炭储量不到 1%。 陕西成煤时代比较早,岚皋县六口之耀岭河群内发现的晚元古代煤层是陕西目前所知最早的煤层。 然而,真正 构成一定工业价值的成煤时代,包括古生代的寒武、志留、石炭、二叠纪、中生代的三叠、侏罗纪,其中以石炭二叠纪 和侏罗纪为主。 按照有关部门规定,结合陕西的煤炭抵制特点,圈定合计,陕西的煤田面积为57218.8 万平方公里, [1](P9) 约占全省面积的28% , 煤炭总储6 万吨(包括探明储量和预测储量,石煤在内,下同),其中累计探明 储量(表内,包括石煤,下同6 万吨。 [1](P8) 煤的特征明显,用途广泛,向为世人注目。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最早的省 (区)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居住在铜川漆水河的先民们,便利用煤玉雕刻生活装饰品和少量的生产工具。 在战国 以前,煤炭主要是煤玉雕刻的原料。 从古籍记载和建国后考古发掘佐证,陕西在战国时期已有了原始煤炭开采活 动,煤炭作为能源之一,已被人类认识。 到宋代,分布在陕西境内主要煤田皆有民窑开采,煤炭作为手工业和人民生 活炊馔的燃料登上了历史舞台。 石炭,不知始于何时。 熙宁(北宋神宗赵顼年号)间初到京师,东坡作《石炭行》一首,言以冶铁作兵器甚精,亦不 云始于何时也。 予观《前汉·地理志》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随王劭论大事,其中有石炭二字,则知石炭用于世久矣。 然西北处处有之,其为利甚博,而豫章不复说也。 (南宋)朱弁:《曲洧旧闻》上册卷4[2](P470) 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代,陕西煤炭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石炭有三种,有明煤、碎煤、末煤。 明煤大块如斗许,秦、晋生之《天工开物》石炭,龙门内上峪口皆有,荒山绝壑, 穿穴以出,负担驴骡,络绎于道,每数十百舸 连为上下浮于河,由韩(城)而 ( 阳)、而朝( 邑)、而同(州)、,华(县), 自河达渭(南) 以及长安、盩之西,载以易粟,岁以为常《卫氏祖地图》 出同官北山下,可以代薪《 马志》石炭多于踏出 《安定县志》。 文昌山有石炭,显神寨、熊耳两峰相对,西南三十里凿山取炭,可以铸铁,又田峪川北泉村地方七十里, 又大亢峪东三十里皆产炭,又黄川寇家村七十里,于崇桢十六年(公元 1643 年)亦产炭,但三处可资炊爨,俱不堪铸 铁《商州志》。 东南诸山皆产煤《雒南县志》。 产窑头镇,井深三百尺《澄城县志》。 龙门之炭,,陕以西(安)、咸(阳)需 之《韩城县志》。 炭谷,在县西北三十里,旧出炭,今无,后县北三十里复出,人利其便,将蔡、邓(地名)炭遂革,今又 无,惟运白水县东炭耳《 蒲城县志》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