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施工工艺规程.docVIP

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施工工艺规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施工工艺规程

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施工工艺规程 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施工工艺规程 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施工工艺规程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节柴省煤灶和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施工工艺及热效率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节柴省煤灶和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的施工。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印刷颁布后,下列标准可能会修订,在使用本标准的过程中可继续按下列标准修订的新标准执行。 GB4363-1984 民用柴炉、柴灶热性能测试方法(推荐性) GB7651-1987 民用炕连灶热性能测试方法(推荐性) 3 节柴省煤灶 3.1 砌筑材料 砌筑灶体材料需准备325#—425#水泥2~3袋、红砖150~200块、粗中砂0.5~0.8米3、粘土0.3~0.4米3、细炉渣灰0.1~0.2米3、瓷砖50~70块。同时,还要根据家庭人口需要选择好几印的大锅、铁灶门、铁炉箅、灶进烟口处烟插板各一个。不同规格铁锅砌筑节柴省煤灶尺寸(见表1)。 表1 不同规格铁锅砌筑节柴省煤灶尺寸 规格(印) 直 径(毫米) 深 度(毫米) 吊 火高 度(毫米) 灶 体高 度(毫米) 外 口尺 寸 误 差 里 口尺 寸 误 差 尺 寸 误 差 3 395 ±2 395 ±2 140 ±1.5 130 450 4 450 ±2 450 ±2 165 ±1.5 135 450 5 475 ±2 475 ±2 185 ±1.5 140 450 6 540 ±2 540 ±2 195 ±1.5 145 500 7 625 ±2 565 ±2 205 ±1.5 150 500 8 655 ±2 595 ±3 240 ±1.5 160 500 10 705 ±3 645 ±3 240 ±2 170 550 12 755 ±3 690 ±3 260 ±2 180 550 16 815 ±3 755 ±3 275 ±2 200 600 3.2 通风道 按照节柴省煤灶的通风形式可分为自然通风灶和强制通风灶。自然通风灶的通风道(灰坑)宽度不得小于炉箅子宽度;深度400mm以上;长度根据锅的大小确定。强制通风灶要在通风道内炉箅子下方设集风室,通风管内径要光滑、严密。 进风口(通风道在灶体外所留部分)长为200mm~240mm,进风口实际面积要大于炉箅子有效通风面积的1.5倍以上。 3.3 灶体高度 灶体高度为450mm~600mm。 3.4 添柴(煤)口 添柴(煤)口高130mm~150mm,宽180mm~200mm,并要安装铁灶门,铁灶门封闭要严密,开、关要灵活。添柴(煤)口的上沿要低于锅脐20mm以上。 3.5 灶内炉箅子的选用、放法、位置 炉箅子在选用时,要根据日常所常用燃料选定。烧用稻草的大灶可选用缝宽为13~18毫米的炉箅,要求横放炉箅;烧用玉米秸、高粱秸的大灶可选用缝宽为10~12毫米的炉箅;烧用枝柴和使用鼓风机烧碎煤的大灶可选用缝宽为7~9毫米的炉箅。 炉箅在安装时,要以锅脐为中心,炉箅面积30%~45%要朝向进烟口(喉眼),其余背向进烟口。炉箅在灶门一侧要高于灶膛里面的一侧,形成12°~18°夹角,以利通风。(见图1) 3.6 灶 膛 3.6.1 灶膛材料及形状 灶膛应采用保温材料套成。其形状应采用弧形拱状,内壁要光滑无裂痕。锅沿与灶体结合部位宽度不超过20mm,不应出现夹邦。 烧柴草灶套形要求底部稍大,为平底式;烧煤灶套形要求底部稍小,炉箅子周围为碗状。 3.6.2 吊火高度 烧煤灶 120mm~140mm 煤柴混烧灶 140mm~160mm 烧柴灶 160mm~200mm 可根据日常所用燃料多次试烧确定最佳数值。 3.6.3 拦 火 拦火圈可采用马蹄形或弧形,设置在灶膛内进烟口一侧,拦火圈顶部最高处与锅的距离为20mm~30mm,两侧距锅的距离逐渐增大。拦火圈大小、高低应通过多次试烧而定,但拦火强度不应过大。 3.7 进烟口 灶膛内进烟口(喉眼)高100mm~120mm,宽180mm~220mm,里侧要求逐渐加宽、抬高,呈扁宽喇叭形;进烟口里侧要求抹严、光滑、无裂痕。(见图1) 图1 节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