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pdf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

附件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大 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增强 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文件,编制《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 “指南”)。 1.2适用范围 1.2.1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城市、城市群及区域开展大气颗粒物 (PM 和PM )来源解析工作。 10 2.5 1.2.2 本指南内容包括开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的主要技 术方法、技术流程、工作内容、技术要求、质量管理等方面。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3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 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14506.30-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30 部分:44 个元素量测定 GB/T 14506.28-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8 部分:16 个主次成分量测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7 年第 4 号 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 量监测规范》(试行)的公告 HJ 618-2011 环境空气PM 和PM 的测定 重量法 10 2.5 HJ/T 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T 393-2007 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1.4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颗粒物污染源:向大气环境中排放固态颗粒污染物的排放源统 称颗粒物污染源。 环境受体:受到大气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空气统称环境受体,简 称受体。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通过化学、物理学、数学等方法定性或 定量识别环境受体中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方法:用于开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 4 —   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源清单法、源模型法和受体模型法。 源清单法:根据排放因子及活动水平估算污染物排放量,据此 排放量识别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有贡献的主要排放源。 源模型法:以不同尺度数值模式方法定量描述大气污染物从源 到受体所经历的物理化学过程,定量估算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别污染 源排放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贡献。 受体模型法:从受体出发,根据源和受体颗粒物的化学、物理 特征等信息,利用数学方法定量解析各污染源类对环境空气中颗粒 物的贡献。 颗粒物源成分谱:污染源排放特定粒径段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特征。 共线性源:化学成分谱相似的颗粒物排放源。 颗粒物开放源:各种不经过燃烧或其它工艺过程、无组织、无规 则排放的颗粒物源,具有源强不确定、排放随机等特点,比如扬尘。 1.5指导原则 (1)科学实用性原则:在确保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科学性 与规范性的同时,应注重颗粒物污染来源与成因的精细化诊断,增 强为污染防治决策服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标本兼治原则:既要满足城市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 长期需求,又要服务于重污染事件的源识别、预警与应急控制措施 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