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当代文学--丁玲与萧红
丁玲和萧红 1938年西安 第14章 第3节 女性文学 ——丁玲与萧红 两位女作家的创作不但有“左翼”的一面,而且有“女性”的一面 。 从女性主义研究其创作,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女性主义”,指的是女作家在写作时,站在女性的立场上,书写女性特有的心理、意识、情感、体验,从而揭示男权文化制度对女性的压抑,表达女性源自生命本真的反抗性,这样一种性别话语叫女性主义。) 丁玲:在革命信仰与女性意识之间的徘徊 一、创作历程 二、20年代后期代表作 三、40年代初期代表作 结语:从反叛到皈依 推荐:网上视频《延安丽人丁玲》 一、创作历程 丁玲胡也频 冯雪峰 《临江仙》 壁上红旗飘落照, 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 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支谁与似, 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小姐, 今日武将军。 丁玲、陈明、蒋祖慧1952年北京家中 丁玲、陈明 二、莎菲形象及其文学史意义 莎菲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 (茅盾语)她是一个脱离了封建文化母体、独居于公寓的“modern girl”,性情敏感、寂寞,孤傲、狂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个人主义者。她同情又蔑视着灰色的、怯弱的求爱者苇弟;对外表俊美、灵魂空虚的凌吉士,有一种追求又怀疑、膜拜又践踏的矛盾心理;莎菲身上,存在着灵与肉、情与欲的激烈冲突,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 丁玲对莎菲“纤敏中夹杂强悍”的心理书写不但超越了前辈女作家,如冰心、冯沅君等人,而且是后辈女作家难以企及的。莎菲作为一个典型形象,是时代情绪和作家心理情感相互召唤的产物。 三、40年代初创作 在40年代初,在延安整风前,丁玲依然保持着她鲜明的女性立场。 首先,丁玲写出了革命意识形态与传统封建意识的融合,写出了它作为大一统的文化结构,对女性生命的压抑。 (见《我在霞村的时候》) 其次,丁玲还从女性生存的现实问题出发,认识到:在40年代解放区,虽然实现了阶级解放,实现了男女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平等,但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着性别的不平等,存在着女性生存处境低下等问题。 (见《三八节有感》) 《三八节有感》片段 “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 年年都有这一天。每年在这一天的时候,几乎是全世界的地方都开着会,检阅着她们的队伍。延安虽说这两年不如前年热闹,但似乎总有几个人在那里忙着。而且一定有大会,有演说的,有通电,有文章发表。 我自己是女人,我会比别人更懂得女人的缺点,但我却更懂得女人的痛苦。她们不会是超时代的,不会是理想的,她们不是铁打的。她们抵抗不了社会一切的诱惑,和无声的压迫,她们每人都有一部血泪史,都有过崇高的感情,(不管是升起的或沉落的,不管有幸与不幸,不管仍在孤苦奋斗或卷入庸俗,)这在对于来到延安的女同志说来更不冤枉,所以我是拿着很大的宽容来看一切被沦为女犯的人的。 结语:从反叛到皈依 一个叛逆的女性,一个对社会传统和意识形态有着太多不满和抗议的女性,终于在“整风”的强大作用力下,在自觉向党靠拢的内心愿望的要求下,皈依到革命政治的洪流中,成为了一名忠诚的“文艺工作者”。 这是文学发展的幸,抑或不幸? 学习要点: 1、大体掌握丁玲的创作历程 2、重点掌握:沙菲形象,40年代初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必读作品与参考论文 1、作品:《沙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三八节有感》 2、论文:黄子平:《病的隐喻和文学生产》 王德威:《做了女人真倒楣——丁玲的“霞村”经验》 李陀: 《丁玲不简单》,《北京文学》1998年7期 思考:综合有关评论,谈一下你对《在医院中》的认识。 严家炎评《在医院中》,指出它描写了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和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与周围愚昧无知、偏狭保守的农民小生产思想习气和官僚主义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洪子诚把《在医院中》和《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加以比较,并写入了当代文学史,认为它们都描写了一个充满热情的青年知识分子走入新环境时,与冷漠、保守、按惯性滑行的环境之间的冲突。 黄子平则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