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在植物界中是高等植物中最低等的陆生植物,代表着从水生生活逐渐过渡到陆生生活的类型。地球上除海洋外,从两极到赤道,从高山到平原,几乎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大多数苔藓植物生长于阴湿的环境中,但有的在极度干旱的岩石上也能生长。苔藓植物是植物界的拓荒者之一,在岩石风化成土壤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是地被植物构成的主要部分。苔藓植物为保持水土起着积极的作用,可作为森林类型和土壤酸碱度的指示植物,也可作测定大气污染的指示生物,少数种类还可作药用。 苔藓植物的形状一般很小,小者肉眼几乎不能辨认,大者也仅有几十厘米。通常所看到的绿色的苔藓植物体,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茎、叶分化的叶状体;一类是有茎、叶分化的茎叶体。通常把苔藓植物分为苔纲和藓纲。 (一)指叶苔科 三裂鞭苔Bazzania tridens (Reinw., Bl. et Nee.) Trev. 植物体较大,匍匐交织成片,深绿色或黄绿色,叉状分枝不规则平展,腹面有纤细的鞭状枝。叶3列,蔽前式覆瓦状排列,侧叶长卵形,尖端有3粗齿。腹叶透明,近方圆形,宽为茎的一倍,边缘具波状缺刻。生长在林下湿润土表、沟边树干上、草丛下。 分布在武夷山。 (二)护蒴苔科 双齿护蒴苔Calypogeia tosana (Steph.) Steph. 植物体绿色,薄壁,透明。叶蔽前式覆瓦状排列。侧叶卵形,叶先端具明显的短齿,叶表面平滑。腹叶宽大,宽为茎的二倍。生长在松林下土表、草丛及阴湿的土表。 分布在武夷山。 (三)合叶苔科 斯氏合叶苔Scapania stephanii K. Meull 植物体绿色或紫红色,长1~2厘米,宽0.1~0.3厘米,茎斜立,单一或分枝。叶二裂,叶边细胞具不规则齿。叶表面平滑。雌雄异株。生长在沟边土表。 分布在武夷山。 (四)齿萼苔科 双齿异萼苔Heteroscyphus bescherellei (Steph.) Hatt. 植物体浅绿色或黄绿色,长3~6厘米,宽0.4厘米。侧叶长方形,先端具二个齿,腹叶基部两侧与侧叶相连。生长在松林土表、滴水石面、沟边土坡及墙上。 分布在武夷山。 平叶异萼苔Heteroscyphus planus (Mitt.) Schiffn. 植物体黄绿色,长2~5厘米,宽0.2~0.3厘米。侧叶长方形,叶缘具3~5个深浅不等的齿。腹叶小,一边与侧叶相连。生长在土表、石面、土坡或阴湿土上。 分布在武夷山。 芽胞齿萼苔Lophocolea minor Nee. 植物体细小,黄绿色,侧叶蔽后式覆瓦状排列,长椭圆形,先端浅二裂,叶边具芽胞为本种特征,腹叶背仰,二裂近基部,叶细胞薄壁,绿色,多边形。生长树干、沟边土表、岩石、石壁。 分布在武夷山。 裂萼苔Chiloscyphus polyanthus (L.) Corda 植物体绿色或深绿色,丛生。茎匍匐或先端上升,多次分生侧枝,分枝生于茎叶的叶腋。叶片圆方形或长方形,斜生茎上,每个叶细胞中有2~3个油体。腹叶小,深二裂,裂片呈长刺状,两侧常各有一长齿。雌雄同株。雄苞生于雌苞前方,雌苞生于叶腋,蒴萼高脚杯状。生长在石上或土表皮。 分布在武夷山。 (五)羽苔科 日本羽苔Plagiohila japonica S. Lac. 植物体黄绿色或深绿色。茎长2~4厘米,宽0.3~0.4厘米,叉状分枝。叶2列,蔽后式覆瓦状排列。叶椭圆形,前缘反卷,叶缘有4~10个长齿,齿细长,叶茎不明显下延,无长方形细胞。生长在林下土表、土坡、岩面。 分布在武夷山。 卵叶羽苔Plagiochila ovalifolia Mitt. 植物体绿色或褐绿色。茎长3~5厘米,常为二叉分枝。叶蔽前式排列。叶缘具20~30个齿,叶基部略下延,叶基中部细胞无异形,叶细胞壁薄。腹叶退化,留下针形的痕迹。生长在沟边石壁及土表。 分布在武夷山。 (六)大萼苔科 拳叶苔Nowellia curvifolia (Dicks.) Mitt. 植物体紫红色或黄绿色。茎长0.5~0.7厘米,分枝少,从腹面伸出。侧叶蔽后式覆瓦状排列,横生于茎上,二裂,裂瓣先端长毛状,腹瓣卷曲成囊状,叶细胞平滑。无腹叶。雌雄异株。雌器苞生于腹面的短枝上,苞叶大,不呈囊状,雄器苞生于茎、枝顶端。生长于铁杉林下的腐木上。 分布在武夷山。 (七)光萼苔科 光萼苔Porella pinnata L. 植物体细小,黄绿色或暗绿色。2~3回羽状分枝。侧叶长圆形,全缘,叶细胞薄壁,三角体较小,腹瓣短小。腹叶小,全缘,舌形。生长在树干和干燥的石面。 分布在武夷山。 密叶光萼苔Po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