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规范的呼叫方式.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线电规范的呼叫方式

无线电规范的呼叫方式(转载)   广泛呼叫法:   中文呼叫法:CQ CQ CQ,这里是BG1XXX ,BRAVO GOLF ONE X-RAY X-RAY X-RAY ,BG1XXX呼叫CQ并等待回答。   英文呼叫法:CQ CQ CQ,This is BG1XXX,BRAVO GOLF ONE X-RAY X-RAY X-RAY,BG1XXX calling CQ and standing-by。   U/V段简易中文呼叫法:CQ CQ CQ,这里是BRAVO GOLF ONE X-RAY X-RAY X-RAY ,BG1XXX呼叫并等待。   U/V段简易英文呼叫法:CQ CQ CQ,This is BRAVO GOLF ONE X-RAY X-RAY X-RAY,BG1XXX calling standing-by。   无论是用中文还是用英文呼叫,呼号部分一定要用字母解释法解释最少一遍。这样看起来似乎是繁琐,然而在实际通联中,往往不用解释法呼叫的,双方常常为个别发音容易混淆的英文字母反复重复,或者始终就没有抄收正确对方呼号,以致将错就错做一个无效的通联。   在英文字母中发音如:“A与I”、“B 与G D E J P T”、“F与M”、“J与Z”、“O与U”的发音由于业余无线电台音频带宽窄,以及中国人英文发音普遍不够准确,很容易产生混淆。   还有些个别的电台为了区分呼号中英文“J”与”Z”、“S”与“X”的读音,故意把 “J”读做“钩”,把 “X”读做“叉”。这种人为因素造成的混乱情况,是完全能够避免发生的。   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用解释法对呼号解释,否则通联双方为抄收、确认呼号所耽误的时间,比一开始就用解释法呼叫要麻烦的多。   1.1 沟通联络以前的一般呼叫   在听清对方呼号以前的呼叫格式为:CQ +本台呼号+“呼叫”+“听到请回答”,如:   “CQ、CQ、CQ,BA1AAA呼叫、BA1AAA呼叫、BA1AAA呼叫,听到请回答。”   在听清对方呼号以后的呼叫格式为:对方呼号+本台呼号+“呼叫”+“听到请回答”,如:   “BA1BBB、BA1BBB、BA1BBB,BA1AAA呼叫、BA1AAA呼叫、BA1AAA呼叫,听到请回答。”   1.2 回答呼叫   回答对方呼叫的格式为:对方呼号+“我是”本台呼号+“你的信号”+对方信号报告+“听到请回答”,例如:   “BA1AAA、BA1AAA、BA1AAA,我是BA1XYZ、我是BA1XYZ、我是BA1XYZ,你的信号五勾、信号五勾,听到请回答。”   1.3 “×××呼叫”与“我是×××”的区别   在上述程序中,“×××呼叫”表示自己还没有确认听到对方的回答。“我是×××”则表示自己已经听到对方信号,有了特定的联络对象。   1.3 “听到请回答”与“请回答”的区别   “听到请回答”表示自己还没有收到对方的回答,或者在联络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丢失了对方信号。“请回答”则表示在自己确信对方能听到的情况下要求对方回答。   1.4 呼叫时必须报清本台呼号   每次呼叫必须报清本台呼号,除了情况紧迫时的VHF/UHF频段本地联络可以只报后缀外,呼叫时应报出完整呼号。沟通联络后,也必须经常在每次发信开头或末尾报清本台呼号,以便对方确认,并便于在本频率上守听、特别是刚刚调谐到本频率的其他友台了解情况。   1.5 沟通联络后每次发信的起始用语   双方沟通联络之后,每个回合发信前应加上“完全抄收(或抄收、Roger)”、“基本抄收”、“部分抄收”、“抄收困难”、“没有抄收(或无法抄收、No copy)”的用语,以便对方了解上一轮联络的情况,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重复或者核对先前的内容。   1.6 沟通联络后每次发信的结尾用语   双方沟通联络之后,每个回合发信结束时的用语应为“请讲”、“请回答”、“请过来”、“完毕”、“Over”等简洁的词语。避免使用“现在我把话筒交还给您”之类冗长的结尾语。   1.7 遇到对方“抄收困难”时的对策   1.7.1 当自己对上一轮对方信息不是“抄收”或“全部抄收”时,应该首先明确要求对方重发的内容,然后再说自己要说的内容。   1.7.2 遇到对方“抄收困难”或“无法抄收”时,如果发信方认为刚才发出的信息特别重要,为避免差错,可以主动要求接收方核对。例如:   “抄收。请核对上次报文。请讲。”   接收方应复读刚才收到的内容。例如:   “抄收。请核对:×××××××。完毕。”   发送方应明确加以确认。例如:   “抄收。核对正确。这里继续发送,请抄收:×××××。抄收如何?请过来。”   1.7.3 遇到对方“抄收困难”或“无法抄收”时,应立即压缩掉非十分必要的通信内容,以免因反复重发或核对次要信息而浪费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