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的民族关系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贾谊的民族关系思想

贾谊的民族关系思想 [摘 要 ] 贾谊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包括大一统的“首足”观、设立“属国之官以主匈奴”以及“三表”、“五饵” 等内容。“三表”、“五饵”的战略构想,既是在与匈奴单于进行一场民心和民众的争夺战,也是在与中行说打一场舆论战。传统的“大一统”观念和先秦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的思想,都对贾谊的民族关系思想产生过深刻影响。 贾谊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其一,“德”是贯穿在民族关系思想体系中的主线;其二,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其三,民族关系思想与政治思想的统一;其四,理论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其五,思想认识和方案设计的狭隘性。班固在《汉书》中对贾谊的民族关系思想评价很低,认为没有多大价值。其实,贾谊的思想在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一,高扬大一统的旗帜,强调华夷一体,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第二,蔑视匈奴, 设立消灭匈奴的时间表,有利于改变汉朝君臣的低落情绪和惧怕匈奴的社会心态以及坚定汉朝君臣的自信心;第三,提倡用先进的文化和文明改变匈奴的思想代表着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 贾谊;民族关系思想;渊源;特点;价值 [中图分类号 ] K 23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23194 (2006) 0220199208   贾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和文学家。18岁时,以能诵读诗书,善于作文,为郡人所称誉,被河南守吴公召为门下。汉文帝即位后,听说吴公的政绩“天下第一” [ 1 ]2491 ,遂将其提拔为廷尉。吴公乘机向汉文帝推荐贾谊, 汉文帝将其任为博士。不久,贾谊又被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当时,贾谊踌躇满志,建议汉文帝“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 定官名,兴礼乐。” [ 2 ]2222 尽管汉文帝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但认为贾谊能够担当“公卿之位”。随后, 大臣周勃、灌婴、张相如和冯敬等人纷纷排挤贾谊,诋毁他“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 1 ]2492 汉文帝因受众大臣的影响,开始疏远贾谊,并将其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贾谊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在政治方面, 建议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 [ 2 ]2237 的办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在经济方面,主张重农抑商;在民族关系方面,提出了大一统的“首足”观、设立“属国”以主匈奴和“三表”、“五饵”的战略构想。目前,学术界已对贾谊的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但对他的民族关系思想尚无专文加以论述。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一、大一统的“首足”观  “首足”观是贾谊在前元六年 (公元前174年) 上疏汉文帝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按照贾谊当时的认识,所谓“首足 ”观就是将华夏与蛮夷戎狄视为一体,汉朝天子是“首”,蛮夷戎狄是“足”,作为由多民族构成的中央政权,有首无足或有足无首都是残缺不全的。在此前提下,贾谊将“首足”关系即汉朝与蛮夷的关系界定为:“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 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 下也。” [ 3 ]28 - 29 作为“首”的汉朝天子具有对“夷狄征令”的权利,作为 “足”的夷狄具有向汉朝天子朝贡的义务。而且, “足”的一切活动应受“首”的支配,就如同身与臂和手指的关系一样:“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 臂之使指,莫不从制。” [ 3 ]17   但是, 按照贾谊的观察, 当时“天下之势方倒悬”,汉与匈奴的关系完全颠倒过来了,“匈奴嫚娒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汉岁致金絮采缯以奉之。夷狄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 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倒悬如此,莫之能解,犹为国有人乎?” [ 2 ]2240 在贾谊看来,目前的汉匈关系还不只是“首足”倒悬,更类似于人得了足病和痱病。足病还只是局部之病,而痱者则是一方之病,一方疼痛。现在西边和北边之郡就是一面之病, 其具体表现为:“虽有长爵不轻得复,五尺以上不轻得息,斥候望烽燧不得卧, 将吏被介胄而睡” [ 2 ]2240 。贾谊毫不留情地责问汉文帝说,匈奴人口估计不会超过西汉的一个大县,以天下之大而困于一县,难道不觉得耻辱吗? 作为一个中原王朝的皇帝怎能容忍少数民族居于其上? 西汉怎会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 如果长此以往,匈奴之患永无尽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 贾谊认为,全在于当时缺乏一套完整的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以及比较有效的治边之策。贾谊毫不谦虚地说,只有他才能医治这“一方病”,如果汉文帝能以他“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实行他的计策,肯定能够“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 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 [ 2 ]2242 可惜的是,汉文帝不仅没有采纳他的主张, 反而“不猎猛敌而猎田彘,不搏反寇而搏畜菟,翫细娱而不图大患”。如此下去,边境永远不会太平,汉朝也不会安宁。贾谊对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