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石基础之承载能力-公路总局.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岩石基础之承载能力-公路总局

台灣公路工程 第三十一卷第九期 民國九十四年三月 Taiwan Highway Engineering Vol.31 No.9 Mar. 2005. pp2-12 淺談岩石基礎之承載能力 * 徐景祥 摘要 當基礎設置在岩石上時之特性為岩石的抵抗荷重能力高於土壤。然而亦有相當多的岩塊強度小於 完整岩石的強度,岩石強度的區間從低於 50kg/cm2 至高於 210kg/cm2 。在強岩中發生承載不足而破壞幾 乎不可能發生,但是當基礎位處(低強度、破碎、弱面發達、風化、沖刷、侵蝕等)的岩石中,則承載 破壞就有可能發生。因此,針對以上造成岩石承載力的損失因素,據以評估岩石的承載力方較有意義。 本文引用 Hoek Brown 對於破碎岩的破壞機制及經驗公式,而在傾斜構造中則依岩石弱面與岩石材料 強度評估潛在破壞面的發展趨勢並予以量化,以評估基礎座落於岩石上之承載力。 ㆒、前言 岩石基礎的類型依不同設計程序,一般可分為基礎設置在軟弱的岩體上,如泥岩、頁岩、石灰岩、 砂頁岩互層等不良之地質條件,其設計重點在求得基礎的容許承載能力及沉陷量。另一類型為基礎設 置在堅硬的岩體上,如花崗岩、大理岩、安山岩、閃長岩等,因岩體本身具有適當的承載能力,沉陷 量可忽略不計,因此主要設計考量在於連續節理影響基礎岩體楔塊之穩定性。當基礎設計在岩盤上時 必須調查下列三種不同之狀況即:(1)在載重區域內是否造成材料被壓碎或發生潛變的現象,使岩石發 揮安全的承載能力。(2)荷重作用下將壓縮岩體是否引起軟弱夾層之體積變化與彈性應變造成基礎沉 陷。與(3)岩石楔塊的潛在滑動面與剪力破壞面,是否因基礎荷重作用而形成斷裂。 ㆓、台灣㆞區之㆞質分布 為求瞭解岩石之承載特性,應先行對台灣地質之大概分佈應有初步的認識,俾在規劃階段即可預 知概略的地質狀況與該地區土壤或岩石的物理特性,本節就台灣地區之地質概況予以說明。台灣地區 之地質共分為三大部份:(1)中央山脈地質區,又可細分為:(A)中央山脈東翼地質區。(B)中央山脈西 翼及脊樑山嶺地質區,包括雪山及玉山兩個山嶺。(2)西部麓山帶地質區。 (3)海岸山脈地質區。表 2-1 * 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規劃設計中心幫工程司 臺灣公路工程第 31 卷第 9 期-362 2 Vo1. 31. No.9 Mar.2005 列出各種岩石之物理特性包括壓縮強度、拉力強度、剪力強度等特性,惟岩石的強度受弱面的傾 角、軟弱夾層厚度、夾層材質等影響,不完全由岩體本身之材料強度決定,強度之落差相當的大, 故本表僅供參考。在設計上仍需以現地鑽探報告為設計判斷的依據。 (1)中央山脈地質區: (A)中央山脈東翼地質區,可稱台灣最老的地質區亦為台灣地槽發育之第一階段,北起蘇澳南側烏 岩角,南至台東太麻里溪北岸長約220公里,帶寬約10~30公里,主要岩石為變質岩系所組成。 依岩性及變質作用再區分為「西太魯閣帶」:主要之變質岩系為黑色片岩、綠色片岩、矽質片 岩、角閃岩、大理岩、偉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