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业生态工程试验基地配套工程振冲碎石桩设计及的施工方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3
二、设计依据……………………………………………………………………4
三、地质概况……………………………………………………………………4
四、振冲碎石桩设计……………………………………………………………6
五、振冲碎石桩施工顺序………………………………………………………8
六、振冲法成桩施工……………………………………………………………9
七、施工组织……………………………………………………………………10
八、技术准备……………………………………………………………………12
九、人员组织计划………………………………………………………………13
十、设备计划……………………………………………………………………13
十一、现场施工准备……………………………………………………………14
十二、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15
十三、施工规划…………………………………………………………………16
十四、工程施工质量达到的等级及质量保证措施……………………………17
十五、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21
十六、工 期………………………………………………………………………24
十七、 余下工程技术要求………………………………………………………24
xx农业生态工程试验基地配套工程
振冲碎石桩设计及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xx农业生态工程试验基地配套工程位于xx市xx区xx镇xxx,拟建项目由国家计委xx培训中心投资建设,xx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设计。项目包括餐饮娱乐区(1/6~22轴//1/B~T轴区域,地上3层,地下1层,总高度12.2米)、客房区(9~23轴//1/T~X轴区域,地上5层,地下1层,总高度19.4米)、温泉区(1~6轴/A~R轴区域,地上1层,局部2层,总高度9米),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
±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30.10m,基底埋深: 温泉区-5.30m, 客房、餐饮娱乐区-4.8m,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基底持力层主要为②层新近沉积粉细砂(fak=90Kpa);据xx京岩工程有限公司《国家计委xx培训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于场地内②层粉细砂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且遇8烈度地震时为严重液化地层,其下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③层(fak=100Kpa)细、粉砂③2层(fak=120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也均较低,不能满足下卧层验算的要求,需进行地基处理。
考虑场地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经方案论证,本工程采用振冲碎石桩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消除②层粉细砂的液化。要求处理后:1.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a不小于180kPa;2. 消除②层粉细砂的液化。
由于振冲碎石桩施工标准相同,因此对相对软弱的位置投料多、桩径大,相对较硬的位置投料少、桩径相对变小,对其不均匀地层具有较好的调整作用。
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xx地区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 01-501-92)
6.《国家计委xx培训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7.《xx农业生态工程试验基地配套工程基础平面布置图》。
地质概况
(一)、地层结构
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场地位于国家计委xx培训中心院内,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地势北东高、南西低,地面标高28.77~27.52m。场地地层按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和下部新近沉积层,现按照自上而下顺序综述如下:
A、人工堆积层
该层分布于场区的表层,由砂质粉土、粘质粉土填土①层和局部分布的粉、细砂填土①1层组成。该层总厚度为0.50~3.00m。
B、新近沉积层
1)标高25.91m~27.59m以下为粉砂、细砂②层(稍密-松散),为液化砂层。于该大层顶部局部分布有粘质粉土②1层(可塑,具高压缩性)和砂质粉土、粘质粉土②2层(可塑、具中高压缩性)。
2)标高21.82m-25.09m以下为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③层(软塑-可塑,具中高-高压缩性),砂质粉土、粘质粉土③1层(可塑,具中压缩性)和细、粉砂③2层(中下密、饱和),场区西北部于该层层底局部分布有粘土、重粉质粘土①2层(软塑、具高压缩性)。该大层土质构成较为复杂,各岩性土层分布极不均匀。
3)标高21.23m-23.46m以下为中砂、粗砂④层(中上密),其层顶普遍分布有细砂、中砂④1层(中密)层间局部分圆砾④2层(稍密),于该层层间及层底局部分布有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