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的特殊结构—地下水流湿地.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工程的特殊结构—地下水流湿地

第三章、生態工程的特殊結構—地下水流濕地 長在礫石表面的生物膜,是地下水流濕地自然淨化的要素。 德國生態學家賽德樂首先提出「地下水流濕地」,一九八0年代,逐漸在歐洲、日本廣泛做為污水處理之用。這種濕地的結構有很多變化,例如美國著名的環境工程師立德(S.C. Reed)提出的款式是,在地面下挖0.3~0.6公尺深的長方形土坑,底部鋪設低透水性的黏土層,上面放置有效直徑約10公分的礫石,礫石的堆置使總孔隙率(porosity)約在38~45%。濕地的長度可達5公尺以上,長寬比約為3:1。不過這些尺寸並非定值,不同的生態工程設計者常依不同的地形、坡度、水質特性、淺層地下水深、現地礫石材質與污水淨化的要求,給予不同的設計。 例如捷克布拉格大學濕地生態與應用(Ecology and Use of Wetland)緯瑪扎爾(J. Vymazal) (1)研究員,提出東歐最常用地下水流濕地的深度是0.6~0.8公尺,濕地底部黏土厚度為0.2公分,礫石直徑尺寸約0.8~1.6公分的粗砂,底床坡度約0.01~0.025。採用粗砂而不用礫石的原因,是期待出水性植物能夠著床生長,增加濕地內好氧性的分解。 污染去除的機制 地下水流濕地對於污染質淨化的機制主要有六。礫石間的孔隙對於水中懸浮性顆粒有過濾的果效;礫石底層是處於缺氧狀態,能夠進行脫硝作用,減低水中硝酸鹽與氨的濃度;礫石表層與空氣接觸,屬於好氧層,能促進水中生化需氧量的分解,也能使氨轉化為硝酸鹽;礫石孔隙間所停滯的細顆粒具吸附能力,間接去除水中部分的磷酸鹽;礫石表面逐漸附生微生物,形成生物膜,能促進水中有機質的分解;礫石表層生長的水生植物也能吸收部分的無機營養份。 德國馬德堡大學水資源管理學系的陸德瑞茲(V. Luederitz) (2)等,提出德國有五千座污水處理型濕地,處理人口低於一千人社區的污水,其地下水流濕地約1公尺深,長寬各約24、14公尺,其污水處理的果效,去除率化學需氧量約93%,生化需氧量95%,氨為82~96%,總磷為97%,而且比傳統污水處理省下83%的能量與76%的工程效果顯著。 污染去除的效率 但是,紐西蘭「水與空氣國際研究所」鐵拿(C.C. Tanner) (3)研究員提出不同的研究結果,他提出濕地去除懸浮性顆粒為40~90%,生化需氧量70~90%,總氮為40~90%,總磷為30~80%。他提出污水去除的果效隨污水類別,污染負荷量與水流停滯時間有關。他認為污水中的有機質愈高,水中氮的去除率將愈低。 雖然不同的國家與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點看法是一致的,就是污水去除的機制,主要是礫石表面生物膜,包括細菌、放射菌、藻類等進行有機物分解、脫氮、硝化等作用。由於地下水流濕地可以提供水流與生物膜接觸的廣大表面積,因此對於污水去除率會優於地表水流型的濕地。 這種污水處理有其操作上的不確定性,美國奧亥俄大學自然資源系司必里(D.L. Spieles) (4)與米契教授提出,這種濕地建造成本費用較高,每公頃約美元$362,000,主要的花費在採購合適尺寸的礫石,施放礫石到濕地裡,裝置配水管路與抽水馬達的花費,這比自由水面流濕地每公頃建造費美元$50,000昂貴,但是其污水處理的負荷量較高。由於水面在礫石表面之下,較不會滋生蚊蟲、臭味,因此建議在土地面積較小卻需有較高處理果效的地方,採用此法。反之,在土地面積較大的地方,才考慮地表水型的濕地。 理論與分析 由於地下礫間水流,在流體運動方面仍屬達西法則(Darcy’s Law)的範圍,根據達西法則,水流通量(q)在水平流方向(x)是水深(z)的梯度,故: (1) Ks為礫間孔隙飽和導水係數(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地下水流流量(Q)為: (2) A為礫間濕地的斷面積。斷面積是水深(z)與濕地寬度(l)的乘積: (3) 將(2)、(3)代入(1)式: (4) 將(4)式兩邊積分: (5) z0為入流的水深。(5)式積分可得: (6) 或改寫為: (7) 水流在濕地的停滯時間(HRT)可表示為: (8) V為濕地內水的體積: (9) ψ為濕地的孔隙率。將(8)式微分: (10) 將(9)代入(10)式,可得 (11) 將(7)代入(11)式 (12) 解(12)式可得 (13) 假設濕地內污水水質淨化符合一級次反應, (14) C0為流入濃度,C為流出濃度,k為一階反應係數。由(13)與(14)式知污染在水中的分解,以反應係數與水流停滯時間為最重要。而水流停滯時間又受飽和導水係數、孔隙率、流量、水深等因子所影響。前兩項在工程建造上可以選定,後兩項決定於濕地的操作。分解係數主要受生物膜生長狀況決定。 參考文獻 Vymazal, J., 2002. The us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