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眩晕症的概述

(八)创伤性眩晕 眩晕是头颈部外伤后常见症状之一,迷路、前庭神经、脑干或小 脑、颈部外伤可引起各种各样的眩 晕。 1.前庭损害:颞骨横行骨折至内耳破坏性损伤。外伤后有强烈的耳蜗和前庭症状,有向患侧倾倒现象,眼震方向向健侧。 2.创伤后综合征:即脑震荡后综合征,出现眩晕、头晕、失平衡、情绪不稳定、失眠、注意力不集中。 3.外伤后耳石性眩晕:可出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4.迷路震荡:颅脑外伤后立即出现头晕、耳聋、耳鸣及旋转性眩晕,平衡失调,头部活动时加重。症状持续数天。 5.外伤性外淋巴瘘; 6.气压性内耳损伤、耳内胀满感,一过性旋转性眩晕、耳鸣,持续数秒至数小时。 7.甩辫子损伤:颈部急剧转动时出现耳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听力正常。 四、前庭中枢性眩晕 前庭中枢性眩晕是由血管性和非血管性因素引起。非血管性是指很多颅内肿瘤如后颅窝肿瘤、小脑肿瘤、脑干肿瘤,因刺激、压迫以及侵犯破坏第八对颅神经、前庭神经及其中枢通路时则引起眩晕及平衡障碍。 眩晕特点: 1.发病较慢,眩晕可为旋转性或非旋转性,持续时间长(数天、数周、数月)程度不一,一般较轻,可进行性加重。与头和身体变动无关。 2.可无耳部症状,植物神经反应的程度与旋晕不相协调。 3.可有意识障碍,多伴有其他颅神经、大脑、脑干、小脑病损的表现。 4.常伴有多种类型的眼震,自发性眼震粗大,为垂直性或斜行性,也可为无快慢相的摆动性,持续久,程度不一,方向多变,甚至呈双相性,无疲劳性。变温试验有向患侧优势偏向。 (一)听神经瘤性眩晕 可归周围性眩晕,因瘤体在前庭神经上,未在前庭神经核及核以上。 临床表现 1.进行性耳鸣、听力下降。纯音测听呈感音神经性聋,语言识辨率下降,脑干电反应Ⅴ波消失或异常、潜伏期延常,双耳潜伏期差0.4毫秒, 2.眩晕或突发性耳聋可为首发症状。 3.早期可出现位听神经症状,肿瘤2.5cm时,出现邻近神经压迫症状。 4.前庭功能检查可出现半规管轻瘫或麻痹。 5.确诊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 (二)后循环缺血 1.定义: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L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椎-基底动脉疾病和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国际疾病分类中已不再使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概念而用后循环缺血概念来替代。(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有20%是由后循环缺血引起的。) 2.常见病因 ①动脉粥样硬化 ②栓子脱落 ③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由于椎动脉起始部之前的锁骨下动脉闭塞,椎动脉血液向锁骨下动脉逆向分流(见图)。 ④高危因素:年龄(50岁以上)、性别等不可调节的因素、个人生活方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变。 ⑤颈椎骨质增生骨赘压迫椎动脉很少引起后循环缺血,行动态血管造影很少发现病理性改变。 3.临床表现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反复发作的TLA和卒中,表现为与缺血部位相关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组合,极少引起单个症状。 由于脑干是主要的神经活动部位,颅神经、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和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在其间通过,因此一旦出现后循环血管损坏或者缺血就会出现各种复杂的临床表现。 双侧或者单侧运动和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步态、辨距不良、复视、吞咽及构音障碍或双侧同向偏盲、眩晕以及其他颅神经症状等。磁共振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可获得后循环缺血的早期诊断。(高刺激率ABR对内耳系统缺血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 )。 (三)颈动脉窦症候群 颈动脉窦是颈内动脉下部分叉附近的囊性膨大部分,其管壁上有压力感受器,借管壁内压力的变化反射性的调节大脑的血运,称为颈动脉窦反射。其传入神经为舌咽神经 脑干的司是血管的舒缓中心 延髓的网状结构和心脏抑制神经核 迷走神经背核。 传出神经有两条。一条是迷走神经,到心上、下支,使心脏减慢减弱;另一条到胸髓交感神经节 一过性的脑缺血,剧烈眩晕或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短暂的意识丧失。可适当地活动颈部锻炼静脉窦,使其敏感性降低。 五、全身疾病性眩晕 临床表现 1.遗传性眩晕:伴随某些遗传病出现如遗传性肾病-耳聋综合征、前庭小脑共济失调等。 2.血液病性眩晕:由于造血及凝血机制障碍而引起眩晕,见于贫血、白血病等。 3.心源性眩晕:伴随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4.低血压及高血压性眩晕:眩晕与血压波动有关 5.低血糖性眩晕。 6.肾病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