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陕西省眉县汤峪地热田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陕西省眉县汤峪地热田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pdf

陕西省眉县汤峪地热田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陕西省眉县汤峪地热田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省眉县汤峪地热田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陕西省眉县汤峪地热田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

第37卷 第1期 地质调查与研究 Vol.37 No.1 2014年3月 GEOLOGICAL SURVEY AND RESEARCH Mar.2014 陕西省眉县汤峪地热田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 张 鹏,端木合顺,端木辉,来黎星,温亦品 (西安科技大学,西安710054) 摘 要:眉县汤峪地热田位于秦岭山地与汾渭地堑的接触地带,属于典型的断裂裂隙型地热田。笔者基于物探和水 文地球化学方面工作对该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汤峪地热田内主要分布着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两组断层 构造。这两组构造也成为研究区内主要的导(控)水和导(控)热构造,控制着地热田的分布。地热田内热储层为断 层破碎带和裂隙发育地段,具有良好的储水储热性能。地热水由研究区以南的秦岭山区得到补给,补给水源以大气 降水为主,补给水径流向地下渗透,经热源加热后成为地热流体。热水在区内断层交汇处上涌,最终形成地热田。 关键词:地热田;热储层;地热流体;成因分析;汤峪 中图分类号:P3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135(2013)04-0027-07 地热资源是一种十分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 河断凹交接部位。地形呈阶梯状抬升,不仅对区内 源。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是当今世界 新生界沉积及现代地貌有显著的控制作用,还控制 [1] 地热产业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 影响了不同地段地下热水的形成与蓄集。区域出露 问题,关键是要查明地热资源的成因。目前,国内外 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震旦-奥陶系斜峪关岩群、中 此类研究已较为成熟,我国学者还在中低温地热资 元古界宽坪岩群和早元古界秦岭岩群等。区域内还 源成因研究中提出了具有特色的“热流折射”和“新 发育着太白山岩浆岩体。总体构造格局是东西向的 [2] 构造控热控水”理论 。 秦岭北麓断裂与北东向的桃川断裂,北西向的眉县- 眉县汤峪地区地热勘查工作始于上个世纪80年 槐芽镇推测断裂相交汇切割,控制了研究区及相邻 代初期。一些地质单位在此先后做过自然电位剖 地区的地热情况。其中秦岭北麓断裂是区域性深大 面、地温测量、医疗矿泉水调查分析等一系列勘查工 断裂,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的不断发展演化,由原 作。基本圈定了地热异常区,对于汤峪地热田所处 来的压性—压剪性超岩石圈断裂演变为张性壳断 区域的地层、岩浆岩、构造等情况有了基本的介绍, 裂。该断裂是由多条断裂组合成的断裂带,对眉县 [3] 但对于地热田的成因,以及地热田内地层岩性、构造 汤峪地热田的地热条件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 对地热分布的影响等问题未给予解释说明。笔者在 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的地质填图、α卡法、 2地热田地质特征 激电测深法、浅层测温以及地热流体化学分析等工 2.1地热田地层和岩性划分 作,对地热田内的地质特征以及地热田成因进行了 地热田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中元古代宽坪岩 系统的研究分析,并建立了汤峪地热田概念模型。 群谢湾岩组和太白山片麻状花岗岩岩体,分布如图1 所示。地热田内,以F1断层为边界,其北主要为第四 1区域地质概况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