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京石景山区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6802.doc

2010北京石景山区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680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北京石景山区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6802

松溪一中高中语文必修2月考试卷(2008.12) 命题人:何永宏 审题人:叶娴茹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I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谐(xie)琐屑(xie )椽(yuan)子 潭柘(zhe)寺 B袅娜(nuo) 霎(sha)时 脉脉(mai) 蓊(weng)郁 C窈窕(tiao)蚩蚩(chi)溘(he)死 周公吐哺(bu) D 芰(ji)荷 侘傺(chi) 暧暧(ai) 夙(su)兴夜寐 2、选出下列字形正确的一项( ) A.袅娜 镶边 垝垣 义愤填膺 B.斑驳 训鸽 凋零 婆娑起舞 C.淅沥 酣眠 明月铛 窈窕淑女 D.蒲苇 玳瑁 鸳鸯 夜槌而出 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方博士到场时,整个大厅都坐满了和颜悦色的大学生,大家都为有机会聆听这位科学家的演讲而兴奋不已。 B.春秋时期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战国时的周朝天子,至多只能和宋、鲁等小国的君主相提并论罢了。 C.今年,中国电脑领域的大哥大——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笔记本计算机制造权,在国际信息产业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D.王老师在山村小学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他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纯朴的乡亲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借以探求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个目标大得很。 B.阅读的过程,应是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C.如果陈水扁执意按其所谓“台独”时间表,蓄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坐视不管。 D.此前,布什政府一直将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列为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它对保卫美国不受敌对国家导弹的打击至关重要。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离骚》,它们分别开创我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C.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再创造,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诗体,它的篇幅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语气词“兮”字。 D.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日趋成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都很好的继承了“风”“骚”的传统。 二、阅读下面段,完成—9题。 (选自《·隋韩擒》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D.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 斯乃救罪不暇 B 韩擒略不交阵,岂臣之比! 弼乃敢先期 C 半日而拔 D 次于新林 臣启关而纳之 贺若弼与擒争功于上前 8、下列各句,与“甚为敌人所惮”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B. C.D.( ) A. B. C.D.II卷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1题。(10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3分) ②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3分) 11、在本章中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仁?(4分) 四、名著阅读?。(10分) 12、简述《家》中“鸣凤之死”的故事情节。 五、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15分) 13、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1)氓之蚩蚩, 。 ,来即我谋。? (2)桑之未落, 。于嗟鸠兮, 。 (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 。 (4) ,悠悠我心。 (5)山不厌高, 。? (6) ,池鱼思故渊。? (7) ,依依墟里烟。? (8) ,人生几何。 (9)《家》的作者是 。《家》?与 、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