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评价.doc

乌鲁木齐市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评价.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乌鲁木齐市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评价

文章编号 1000-8845(2001)03-0207-07 中图分类号: P342;P345 文献标识码: A 乌鲁木齐市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评价 苟新华 1 杨 耘 2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新疆 喀什 844002) 摘 要: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区域水文地质 实测水化学资料及前人有关地下水水化学研究成果 总结了市区地下水水化学 变化规律 同时对 1996 2000 年乌鲁木齐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水文地球化学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1996 2000 年间乌鲁木齐市区地下水污染面积减少 污染程度减轻 水体质量好转 地下水环境状况有明显改善 这一结果与近年来 政府环境保护政策的贯彻落实 及各部门采取的防止地下水污染措施密切相关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区 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 评价 表 1 乌鲁木齐地表水年平均径流量 Table 1 Surface runoff quantity average data 1 区域环境地质概况 1.1 自然地理 乌鲁木齐地处天山北麓中段 of Urumqi distract 单位: 108m3 乌鲁木 齐河 河流名称 水西沟 板房沟 东白杨河 阴 沟 水磨沟 总 计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东侧为博格达山 西邻头屯河 南距伊连哈比尔尕山 约 40 km 地貌上南部与柴窝堡盆地接壤 由乌鲁木 齐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原两部分构成 ? 地势自南 向北倾斜 市区座落在乌鲁木齐低山丘陵河谷带上 范围为东经 87 26 31 ~87 40 58 北纬 43 38 多年平均 径流量 2.3500 0.4917 0.5235 0.0189 0.0042 0.5140 3.9020 乌鲁木齐年平均气温 7.9 低温期为当年 12 月 次年元月 最低月平均气温-26.5 高温期(7~8 月) 月平均气温 24 年平均降水量 336.4 mm 蒸发量 2 754.6 mm 潮湿系数 0.13 春秋二季多风 风天和冬 季采暖期空气污染严重 1.2 地质构造 本区地层出露齐全 前第三系主要分布于山区 基岩含有丰富的矿物盐 特别在内陆湖盆相三叠系中 含有较高盐份物质 侏罗系沼泽–湖泊相沉积中含有煤 层和磷铁矿 第三系湖相沉积含有大量矿物盐 ? 第 四系沉积 平原区为松散砂砾石层 厚度各地不同 乌鲁木齐河谷厚 0~90 m 其分布表现为两侧薄 谷道 厚 山前倾斜平原厚 400~800 m 各水文地质单元第 四系厚度 沉积韵律和岩性颗粒组成各不相同 平原 区地层中含一定的盐份物质 卵石土含盐量 河谷和 山前倾斜平原地带分别为 949.1~1 500 mg/100g+ 24.9~2 084.7 mg/100g+ 粘性土易溶盐含量 河谷区 84.0~1 ~44 0 乌鲁木齐河谷 坡降 15 ~20 平均 海拔 600 m 雅玛里克山 红山遥相对峙 鲤鱼山 黑山头 苇湖梁 湾相间 河谷南台地如弧岛隆起 大湾 二道湾 宁夏湾 东侧沿山脚下坡地绵延 河东八户梁 北梁 七道湾 八道湾梁 可见浅谷 溪沟 南部泉水涌露 两侧阶地出露 乌拉泊一带可见比高 为 1.8 m 2.5 m 12.0 m 16.0 m 的 4 级阶地 东 部博格达山四季绿林覆盖 北面水磨河流淌 地势缓 倾 地形开阔平坦 海拔 546~570 m 南部多有农田 分布 乌鲁木齐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属温带干旱大陆性 气候 季节变化明显 降水稀少 蒸发强烈 地表水 来自 6 条河流(表 1) 乌鲁木齐河从海拔约 2 100 m 的 南山大西沟口流出 丰水期为 6 8 月份 枯水期为当 年 11 月 次年 4 月份 出山后大部分被渠系引走用于 沿途的农业灌溉 少部分汇同南山其余河流散失于山 前带下的柴窝堡盆地 水磨沟河由泉流汇集而成 水 流自南向北径流 为当地地下水主要补给源 山前倾斜平原区为 68.2~134.5 550.2 mg/100g+ mg/100g+ 砾石土含盐量约 2084.7 mg/100g+ 区内构造格架清晰 乌鲁木齐河谷为柴窝堡盆地 山前倾斜平原间基底隆起带 低山丘陵区褶皱与断 收稿日期 2001-04-20 修订日期 第一作者简介 苟新华(1965-) 女 2001-06-21 编辑 李向东 新疆奎屯人 工程师 1987 年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 在职硕士研究生 从事水文 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研究 洪里 刘恩隆 陈瑞祥 等.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评价报告(1/10 万) 198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