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惠渠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pdfVIP

泾惠渠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泾惠渠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pdf

第4l卷 第8期 人 民 长 江 V01.41.No.8 2010年 4月 Yangtze River Apr., 2010 文章编号:1001—4179(2010J08—0100一o4 泾惠渠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刘 燕 (长安大学水与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710054) 摘要:泾惠渠是我国典型的大型井渠双灌灌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下水位持续大幅下降。从 自然和人 为两个方面分析了可能引起灌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原因,指 出地表引水灌溉量大幅减少导致地下水长期 采补失衡,大量的地下水含水地层被超采疏干,是造成灌区地下水位持续大幅下降的最直接原 因。此外,90 年代以来的降水减少、蒸发增大以及相应地质因素的改变也对地下水位下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结合灌区的 实际水资源现状条件,提出加大地表水灌溉水量,适时适地地对灌区地下水进行人工涵养是有效缓解灌区地 下水位下降、保障灌溉水资源供水安全、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最佳途径。 关 键 词:地下水动态;水位下降;成因;对策;泾惠渠灌区 中图法分类号:TV211.12 文献标志码:A 量为6.5亿 m。,可以满足农业灌溉需水量6亿m 的 1 研究区概况 要求。但由于泾河径流含沙量高,径流变差大,时空分 泾惠渠灌 区位于 34。252O”~34。4140N 、 布不均,而渠首可引水量与作物需水规律不同步,加之 108。3434”~109。2135”E,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 渠首水库为日调节水库,调节能力极为有限,致使泾河 是一个从泾河 自流引水的大 (11)型灌区。灌区东西 水不引只有弃之,造成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为 长约70km,南北宽约20km,总面积为1180km 。区 了解决用水问题,当地大规模地开采地下水进行灌溉 , 内地势 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程为350~450m , 而在泾河有水可用时也不能充分得到利用,地表引水 地面坡降1/300~1/600,为一典型的北方平原灌区。 灌溉量逐年急剧缩减,因此该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该灌区包括成阳、西安、渭南3市的泾阳、三原、高陵、 发生了巨大变化。 临潼、阎良和富平6县区。灌区设计面积9.7×10 2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km ,有效面积 9X10 km 。灌区以全省 2.4%的耕 地,生产出了全省5.7%的粮食,是陕西省粮食主要产 2O世纪70年代,灌区潜水动态主要受灌溉、降水 区之一,也是成阳、西安两市农副产品的主要供给 和开采因素的影响,水位呈双峰型。高水位期一般出 地 H ]。 现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低水位一般出现在8月中 灌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夏季高温,雨量 下旬。当时 自泾河的年均引水灌溉量为4.389亿m , 集中,冬季寒冷干燥,雨量稀少,蒸发作用强烈。多年 地下水开量不足 1.7亿m ,且由于灌区地下水埋深普 平均降雨量 538.9mm,气温 13.4~C,蒸发量 1212 遍较浅(平均埋深不足41TI),易于接受大气降水及灌 mm。灌区为一大型井渠双灌灌区,其 中渠灌水源为 自 溉水下渗补给,地下水处于动态平衡,年际动态变化无 灌区东部泾惠渠渠首工程引取的泾河河水,泾河多年 显著上升或下降趋势。 径流量为21.4亿m ,中等干旱年(P=75%)可引水 进入80年代 以后,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灌 收稿 日期:2010一O1~l2 基金项 目:国家教育部和外专局联合资助 “111”引智计划项 目(B08039) 作者简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